我登吞海,而帖适至。
事虽偶然,不啻有意。
彼江山者,秀无古今。
丘壑市朝,则二其必。
阿大中郎,煌煌虎节。
金闺卷怀,亦既殊辙。
同此登览,而趣不同。
云霄并翔,翚翟冥鸿。
矢词胸襟,浩荡万里。
比兴所存,二疏是企。
清诗胜景,何地无之。
不絷不维,景则我随。
征尘障天,我亦倦翼,遗墨未渝,微躬奚息。
南零之波,上派于湓。
诗其警予,以谂侯门。

这首诗是晁补之在金山寺题写《金山诗帖》时,对苏轼所作《金山寺》一诗的赞词。

【注解】

“我登吞海”:指他登上金山寺。

“而帖适至”:指苏轼的《金山寺》诗文正好送到了他的手头。

“事虽偶然”:虽然这件事很偶然。

“不啻有意”:不仅有意。

“彼江山者”:那山和江景色多么美好啊!

“二其必”:二者必有其一。

“阿大中郎”:指阿蒙。

“煌煌虎节”:威风凛凛的武将。

“金闺”:指内廷官署,即中书省。

“亦既殊辙”:既然走上了不同道路,那就不一样了。

“云霄并翔”:云霄和飞翔的飞鸟一样。

“比兴所存,二疏是企”:比喻寄托之所在,就像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和班固的《两都赋》。

“清诗胜景,何地无之”:美好的山水景色,到处都有。

“不絷不维,景则我随”:没有缰绳束缚,没有绳索捆绑,任凭自然去追逐,我随着景色自由驰骋。

“征尘障天”,意思是尘土飞扬,挡住了天空。

“遗墨未渝,微躬奚息”:留下的作品没有磨灭,我这个身体微小的人怎么能够休息呢!

“南零之波,上派于湓”:指长江向南奔流,它的支流发源于湓口。

“诗其警予,以谂侯门”:我的诗可以警戒你们,希望你们能从中受到启发。

【赏析】

这是一首题跋。作者把苏轼的《金山寺》与他的《金山诗帖》联系起来,赞扬东坡的诗作写得好,同时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互相切磋、相互鼓励的精神。全诗用典贴切,意气豪放,语言流畅自然,风格豪迈洒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