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览之胜,随寓有感。
野烧之观,玉石俱惨。
逞志一快,忘彼物情。
是以老氏恶夫佳兵。
观乎观乎,彼以为观而予以为惩。
【解析】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观赏米元章的“鉴远帖”,联想到“野烧之观”“玉石俱惨”的惨状,从而发出“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观乎观乎,彼以为观而予以为惩”(见《后汉书》李固《论冀州盗贼》)的感叹,表达了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滥用民力的批判,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生活和战争灾难的深切同情。
第一句:登览之胜,随寓有感。
赏析:“登览之胜”,指观赏美景。“随寓”,随同居住。这句的意思是说在游览名山大川中,作者触景生情,有所感触。“随寓有感”,即随处有感。
第二句:野烧之观,玉石俱惨。
赏析:“野烧之观”,指山林火灾的景象。“玉石俱惨”,形容大火焚烧林木,使山林中的石和玉都遭受损失,化为灰烬。这里既描写了山林大火的残酷,也暗喻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玉石俱惨”是全诗的警策所在,也是诗人最想表达的主旨。
第三句:逞志一快,忘彼物情。
赏析:“逞志一快”,指纵情享乐,尽情享受。“忘彼物情”指忘记了人间疾苦,忘却了百姓的痛苦。“逞志一快”与“忘彼物情”之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快”,是“恣”的意思,即放纵,任性地享乐。
第四句:是以老氏恶夫佳兵。
赏析:这句话出自《老子》,意思是因此(老子)厌恶兵器。“老氏”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名姓李耳,字伯阳),这里用其名字代指道家思想。“恶”,讨厌、憎恶。这句表明作者认为战争是不好的事情,因为战争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老子反对战争。
第五句:观乎观乎,彼以为观而予以为惩。
赏析:“观乎观乎”,即“观乎其观”。这句的意思是说:你看那(山火)多么壮观啊!但我认为这是值得警惕的。“彼”,指那些纵情享乐的人;“予”,我;“惩”,告诫、警戒。
【答案】
译文:
登高远望的景色,使我有所感触。
野外山林的大火,把石头和宝玉都烧毁了。
纵情享乐一时快乐,却忘了人世间的疾苦。
因此(老子)厌恶兵器。
观看(山林大火),我以为是欣赏风景,却认为是值得警戒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