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之学,出入孔释。
故其笔法倜傥斜直,于跌宕中时入绳墨。
亦犹即绍圣以侮元祐之正,用大观以反崇宁之谲。
凡是心之所蕴,已毕寓于声画。
虽曰自盖,断犹可识。
使其知根荄之物则,而推以芟葛藤之蒙阒。
如是帖者,亦可以为传世之名迹矣。

诗句:

无尽之学,出入孔释。

故其笔法倜傥斜直,于跌宕中时入绳墨。

亦犹即绍圣以侮元祐之正,用大观以反崇宁之谲。

凡是心之所蕴,已毕寓于声画。

虽曰自盖,断犹可识。

使其知根荄之物则,而推以芟葛藤之蒙阒。

如是帖者,亦可以为传世之名迹矣。

译文:
无尽的知识,可以出入孔子和释迦牟尼的学说。
因此他的笔法洒脱豪放,有时也会遵守规矩和准则。
这就像模仿绍圣皇帝的书法来侮辱元祐时期的正派,使用大观年的书法风格来反对崇宁时期的诡异。
只要是内心的感受,都寄托在字画之中。
虽然自称是自我约束,但仍然可以辨识出他的作品。
如果让他明白草木生长的规律,就可以清除那些杂乱无章的蔓藤了。
像这样的书法作品,也可以成为传世的艺术珍品。

注释:

  1. 无尽之学:无尽的学问,指的是博大精深的知识。
  2. 出入孔释:出入于孔子和释迦牟尼的学说之间,表示对两者都很了解。
  3. 倜傥斜直:洒脱豪放,不拘泥于形式。
  4. 绳墨:规范、标准,这里指书法中的规矩和准则。
  5. 绍圣:南宋孝宗赵昚年号(1163年-1169年),此句意为模仿这个时期的书法风格。
  6. 元祐:北宋哲宗赵佣年号(1086年-1093年),此句意指模仿这个时期的书法。
  7. 大观:南宋宁宗赵扩年号(1160年-1175年),此句意为模仿这个时期的书法风格。
  8. 根荄(gā):草木的根和草根,比喻根本。
  9. 芟葛藤之蒙阒(shān gé ténɡ zhī méng jù):清除蔓藤,使事物变得简单明了。
  10. 自盖:自我约束或自我封闭的意思。
  11. 断犹可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难以辨别,但实际上仍然可以辨识。
  12. 知根荄之物则:理解草木生长的基本规律。
  13. 推以芟葛藤之蒙阒:运用这种理解来清除蔓藤,使事物变得简单明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关于书法创作的文章,通过对张文忠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赏析,表达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他认为书法应该追求自然、流畅、洒脱的风格,既要受到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熏陶,又要有自己的个性和创新。同时,他也强调了书法作品的内在意义和价值,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了书法的内涵,才能欣赏它的美。此外,他还提出了一种“芟葛藤之蒙阒”的理念,鼓励人们去清除一切不必要的东西,使事物变得单纯明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