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在京江,盖惯识江南之秋。
一成之去,而虚作十年之留也。

【注释】:

苏养直(1025—1076),字伯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曾官右谏议大夫。工书画,善诗词。其诗多言及时事,风格豪健,为宋初诗人所宗。

京江:今江苏扬州市一带。

一成之去,而虚作十年之留也:一成之,指“一成”一词,表示“一半”。虚作,意为虚假的。

【赏析】:

此诗是苏轼为友人苏养直写的一首送别诗。苏养直在京城任右谏议大夫,与友人相约,将离京南下。苏轼写此诗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首句点明题旨:“予在京江,盖惯识江南之秋。”意思是说,我在京口(即今江苏镇江)任职,早就熟悉了江南秋天的特点。“京江”、“江南”,都指今江苏一带;“之秋”,即“秋景”。这里,用一个“熟”字,突出了作者对江南秋天的熟悉程度。

次句说:“一成之去,而虚作十年之留也。”这里的“一成之去”和“虚作十年之留”都是比喻的说法。“一成之去”,即“半程之别”,指友人将要离开京城,远赴南京(今南京)。“虚作十年之留”,即“假作十年之约”,指友人即将离去,所以留下这封书信来表达他的惜别之情,实际上是没有真的打算过十年才回来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你就要离开京城,到南京去了,可我们还没有真正地度过十年呢。作者通过设问,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第三句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句中的“未久”,又引出下面的“相期”,并由此展开全诗的意境。

尾联“莫辞杯尽酒如渑”一句,既是对前文的补充,又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的意思是:请不要推辞饮酒,即使酒量再大也不过如此,就像今天这杯美酒一样。渑,水名,在河南省,因水质甘甜而得名。这句诗的意思是:不要推辞喝酒,即使酒量大也不过如此。

这首诗写得非常巧妙。诗人先写对京城生活的熟悉,然后以“一成之去,而虚作十年之留也”一句,巧妙地把离别与不长久联系起来,既写出了对友人离别的惋惜之情,又表现出自己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最后两句,诗人以“莫辞杯尽酒如渑”一句收束全篇,既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又使全诗显得浑然天成,毫无痕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