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官京口,前后十年,接公之枌榆兮。
读耆旧传,慨想其人,莫觌其居兮。
维帖之得,题标失真,几以迷其初兮。
觉民跋证莫近斯,于以识公书兮。

【注释】

京口:今江苏镇江。枌榆:指墓地。耆旧传:指古代的传记,这里泛指历史记载。

维帖之得,题标失真,几以迷其初兮:意思是说,只凭题写在碑上的铭文,不能确切地知道死者的本来面目,几乎把死者的真实姓名给弄糊涂了。

觉民跋证莫近斯:意思是要认识和证实你的名字,只有通过民间的传说和考证,才能逐渐接近事实。

于以识公书兮:意思是怎样才能了解你的真实名字呢?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张章简的诗。张章简是南宋末年的抗元名将。他在京口一带抗击元兵,为保卫宋朝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这首诗就是诗人写给他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张章简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首句“予官京口”,交代了写诗的背景。诗人说自己现在担任着京口这个地方的地方官。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十年里,自己曾到过张章简的墓地去祭扫,与张章简的后人交往,了解张章简的事迹。

第二句“前后十年”,是说这十年间,诗人曾先后几次来到张章简的墓地祭扫,与张章简的后人交往。“接公之枌榆兮”,意谓诗人与张章简后人接触频繁,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里的“公”即指张章简;“接”字有亲近、往来的意思;“枌榆”指的是坟墓,这里比喻墓地。

第三句“读耆旧传”,说明诗人为了了解张章简的事迹,查阅了大量的有关张章简的资料。“耆旧传”指古代的传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查阅了许多关于张章简的传记资料,从中了解到了一些张章简的历史事迹。

第四句“慨想其人”,意思是诗人想到那些被历史记载下来的有关张章简的人物事迹,不禁感慨万分。这里的“慨想”是指想象、设想的意思。

第五句“莫觌其居”,意思是说诗人想象到了张章简居住过的那个地方,但却没有见到过张章简本人,因此感到遗憾。这里的“觌”指见面的意思。

第六句“维帖之得”,“帖”在这里是碑刻的意思,指张章简墓前的石碑上所刻的文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因为石碑上的文字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所以很难了解张章简的真实姓名。这里的“维”字在这里表示“只有”;“帖”是刻在石碑上的铭文;“得”是得到的意思。

第七八句“几以迷其初兮”“觉民跋证莫近斯”,意思是说,由于石碑上的文字只能反映张章简的一部分生平事迹,所以几乎把张章简的真正姓名给弄错了;要想真正了解张章简的真实姓名,还需要通过民间的传说和考证来逐步接近事实。这里的“几”字是差不多、几乎的意思;“迷其初”指弄错了张章简的真实姓名;“觉民跋证”是形容经过人们的反复研究和验证;“莫近斯”指人们经过反复研究后终于接近事实。

最后一句“于以识公书兮”,意思是怎样才能了解你的真实姓名呢?这里的“识公书”指了解张章简的真实姓名;“于以”是疑问代词,相当于“怎样”。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张章简的敬仰之情和对张章简真实姓名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