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管之流声,景物之感情。
激徵含商,舒华发英。
固所以合融怡于自然,而惜流转之不停。
亦犹夫见穿花之蛱蝶,赋点水之蜻蜓。
思尽醉于风光,而典春衣于杜陵也。
【注释】
留春词帖赞: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咏柳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弦管之流声:指乐曲的旋律。
景物之感情:指自然景色中所蕴含的感情。
激徵含商:指乐曲中的各种音调。
舒华发英:指柳叶舒展开来,花朵开放。
固所以合融怡于自然:这两句是说,柳树生长在野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因此能够使人感到愉悦。
而惜流转之不停:这两句是说,柳树枝条虽然不断延伸,但它们的生长速度并不快,因此人们总是能够欣赏到它们的美景。
亦犹夫见穿花之蛱蝶,赋点水之蜻蜓:这两句是说,柳树就像穿花的蝴蝶和点水的蜻蜓一样,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思尽醉于风光,而典春衣于杜陵也:这两句是说,诗人陶醉于美丽的风景之中,同时也将春天的美景寄托在杜甫的诗歌中。
【赏析】
这首诗是周少隐对《留春词帖》的赞美之作。全诗以柳树为题,通过对柳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句“弦管之流声,景物之感情。”是对音乐和自然景色的描述。弦管的声音如同流水般流淌,而景物中的一切都充满了感情。这两句诗将音乐与自然景色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
第二句“激徵含商,舒华发英。”则是对柳树的具体描写。柳树的枝条犹如激荡的乐声一般,而它的花朵则如同商、羽两音的融合,展现出一种优雅的姿态。这两句诗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态。
第三句“固所以合融怡于自然,而惜流转之不停。”则是对柳树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柳树生长在野外,与大自然紧密相连,因此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然而,人们却常常因为柳树的不断生长而感叹它的流逝。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赞美之情,还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第四句“亦犹夫见穿花之蛱蝶,赋点水之蜻蜓。”则是通过比喻的方式,进一步描绘了柳树的形象。穿花的蛱蝶和点水的蜻蜓都是春天的象征,它们都代表着生机勃勃、轻盈灵动的美态。这两句诗通过对这两种昆虫的比喻,进一步丰富了对柳树形象的描绘。
最后一句“思尽醉于风光,而典春衣于杜陵也。”则是诗人的情感抒发。诗人沉醉于春天的风光之中,同时也将春天的美丽寄托在杜甫的诗歌中。这表明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于杜甫诗歌的赞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柳树的描写和赞美,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诗意。同时,诗人通过对音乐、自然、人物等元素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