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虽目虾,竟自了无睹。
如人心苟盲,记诵亦何补。
当须见精义,一览洞千古。
可效章句徒,冥迷自聋瞽。

这首诗是一首杂兴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整首诗通过对水母和人心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性的看法。

“水母虽目虾,竟自了无睹。” 这句诗的意思是:水母虽然有眼睛,但它的眼睛并不能看东西,所以它根本看不到虾。这里比喻那些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人,即使他们有知识,但他们的知识并不能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真正的知识。

“如人心苟盲,记诵亦何补。” 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心是盲的,那么他无论记得多少东西都是没有用的。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理解的重要性,即使是记住了很多的东西,但如果不理解,那这些东西就没有任何意义。

“当须见精义,一览洞千古。”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精髓,这样才能理解事物的真正含义,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这句话鼓励人们要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

“可效章句徒,冥迷自聋瞽。” 这句诗的意思是:那些只是学习文字和篇章而不知道如何运用的人,就像瞎子一样,他们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东西而不能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这句话批评了那些只知道死读书、不懂实际运用的人。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水母和人心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重视。他认为只有理解了事物的本质和精髓,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他也批评了一些人只知道学习文字和篇章而不知道如何运用知识,这种盲目的学习方式只会让他们陷入无知的境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