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筠如苍玉,乡是涧壑姿。
朅来西窗下,死生付污泥。
虫缘有病叶,土瘦无新枝。
太阳岂我偏,檐影为蔽亏。
昔如松柏独,今作蒲柳衰。
暮夜风雨急,岁晏谁与归。

【注释】

苍筠:指竹子,青竹。

如:像。

死生:生死。

土瘦:指土地贫瘠。

昔如:以前。

作:成为。

夕:晚上。

风雨急:风雨交加。

谁与归:归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竹的一生经历来抒发诗人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感慨。全诗以竹自比,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苍筠如苍玉,乡是涧壑姿。”用比喻的手法将竹比作玉,形象地写出了竹子的挺拔、清雅之美,也暗含着诗人对这种美好品性的向往之情。第二句“朅来西窗下,死生付污泥。”则表现了竹子在世俗中的遭遇,它被放在了西窗下,遭受着世人的冷落和践踏,这既是一种命运的无奈,又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愤懑不平。

接下来三句“虫缘有病叶,土瘦无新枝。”“太阳岂我偏,檐影为蔽亏。”分别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遭遇。竹子因为长年累月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所以身上积累了很多疾病,甚至已经无法承受风雨的侵袭。而周围的环境也变得恶劣起来,没有新的枝叶可以生长,甚至连阳光都无法照射到,只能依靠檐下的阴影来遮蔽身体。这几句诗不仅形象地刻画了竹子的悲惨遭遇,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悲叹。

最后两句“昔如松柏独,今作蒲柳衰。”通过对比的方式,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曾经如同松柏一样的竹子,如今却变成了蒲柳般的衰弱之身,这不仅是竹子自身的衰老,更是诗人对于自己人生境遇的反思。而最后的“暮夜风雨急,岁晏谁与归?”则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在风雨飘摇中无所依托的孤寂与落寞,以及对人生未来的迷茫与困惑。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既有深沉的情感,又有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很有深度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