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疮痍剧猬毛,爱君三谏未能逃。
所期力济生民福,不为名存信史褒。
想见斯人心独喜,愿为君党义尤高。
忠言已入身甘窜,始见吾徒气思豪。

和曾子固闻言事谪官者

四海疮痍剧猬毛,爱君三谏未能逃。

所期力济生民福,不为名存信史褒。

想见斯人心独喜,愿为君党义尤高。

忠言已入身甘窜,始见吾徒气思豪。

【注释】

(1)“四海”句:指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百姓遭殃,社会动荡不安的惨状。“疮痍”,疮痍,创伤。

(2)“所期”句:“所期”即“所望”,“力济生民福”,希望用力量挽救人民的生命和幸福。“济”,帮助、拯救。“生民”,老百姓。

(3)“不为”句:“不为”即“不图”,“名存信史褒”意为,只为了留下好的名声而获历史记载的赞誉(褒奖)。“名”,名声;“信史”,可靠的史书。这里指《宋史》。

(4)“想见”句:意思是想见到他内心的喜悦,愿意和他结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心独喜”,内心的喜悦。“党义”,志同道合的朋友。

(5)“忠言”句:指忠诚正直的劝告没有被采纳,反而受到贬谪(贬官),自己也感到委屈,心情郁闷。“已”,语气词。

【译文】

天下战乱纷扰如同刺猬身上的刺一样多,我爱护你多次劝谏却未被采纳。

你所期望的是尽力拯救民众的幸福,不想因为名声而得到史书上的赞誉(贬褒)。

我想见到你的心里充满了喜悦,愿意和你结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忠诚的规劝已经对你产生了影响,现在才看见我们这些朋友都怀着壮志豪情。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好友曾巩被贬官的安慰之作。首联写曾巩在国家危急之时,屡次上书劝谏,希望皇帝能够体恤百姓疾苦,不要一味地迷恋女色。但皇帝并没有接受他的劝谏。第二联写曾巩为国家担忧、焦虑之情溢于言表,他一心想要拯救人民的命运,而不是只为自己留名于后世。第三联写曾巩的内心感受:他看到自己的忠言没有被采纳,心中感到无比的失望和委屈,同时也对自己的遭遇感到愤懑不平。第四联写曾巩对自己的处境深感忧虑,同时也对朋友的忠诚和友情表示感激。最后两句则是苏轼对曾巩的安慰和鼓励之语:虽然你现在遭受了委屈和冷落,但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总有一天能够东山再起,重新获得皇帝的信任和重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