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洳栈道湿,惨澹旌竿暮。
经行兹山中,仿佛龙门句。
借问山何名,亦以龙门故。
祝融鞭火虬,正昼纷驰骛。
乾坤一洪炉,何适非窘步。
况兹履嵌岑,豺狼隘前路。
及暮云气阴,霈然洒甘霔。
乃知天地仁,不待苍生诉。
龙门岭
沮洳栈道湿,惨澹旌竿暮。
经行兹山中,仿佛龙门句。
借问山何名,亦以龙门故。
祝融鞭火虬,正昼纷驰骛。
乾坤一洪炉,何适非窘步。
况兹履嵌岑,豺狼隘前路。
及暮云气阴,霈然洒甘霔。
乃知天地仁,不待苍生诉。
译文:
- 沮洳栈道湿:指山路因雨水变得泥泞不堪。
- 惨澹旌竿暮:形容天色已晚,旗帜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黯淡无光。
- 经行兹山中:经过这座山。
- 仿佛龙门句:仿佛看到了龙门的诗句。这里的“句”可能是指诗句或诗中的意象。
- 借问山何名:询问这座山的名字。
- 亦以龙门故:因为这里曾经有龙门石窟而得名。
- 祝融鞭火虬:传说中的火神祝融用火焰鞭打一条火龙。
- 正昼纷驰骛:白天时分,火龙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
- 乾坤一洪炉: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大熔炉。
- 何适非窘步: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艰难的一步。
- 况兹履嵌岑:更不用说脚下的石缝了。这里的“履”可能是指行走或踏足之意。
- 豺狼隘前路:前路上有豺狼阻挡。
- 及暮云气阴:傍晚时云气变得阴沉。
- 霈然洒甘霔:突然下起了甘霖般的雨水。
- 乃知天地仁:因此才意识到天地具有仁爱之心。
- 不待苍生诉:不需要百姓去诉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的所见所感,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对生命哲理的思考。首联写山路的湿润和黄昏的景象,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颔联则通过“仿佛龙门句”和“亦以龙门故”两句,表达了对龙门山名的由来和历史的追溯。颈联至末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艰难和雨后的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天地之仁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