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无清浊,谁欤障倒澜。
独能驱雁鹜,不使污鹓鸾。
此事虽云小,其人已可观。
近来峨豸者,欠此广文官。
这首诗是杜甫赠毛诗给毛教授的诗,全诗如下:
举世无清浊,谁欤障倒澜。
独能驱雁鹜,不使污鹓鸾。
此事虽云小,其人已可观。
近来峨豸者,欠此广文官。
逐句释义:
- 举世无清浊,谁欤障倒澜。
- “举世”:整个世界。
- “无清浊”:没有区分清和浊。
- “谁欤”:是谁呢?
- “障倒澜”:阻挡了倒流的波澜。
- “澜”:大波浪。
- 注释:全句意为:整个世界上都没有能够区分清与浊的人或力量,谁能阻挡那汹涌澎湃的巨浪?
- 独能驱雁鹜,不使污鹓鸾。
- “独能驱”:独自地。
- “驱”:驱逐。
- “雁鹜”:指野鸭和鹭鸶。
- “不使污”:不让其污染。
- 注释:只有他能将野鸭和鹭鸶驱赶开,不让它们污染鹓鸾(高贵的鸾鸟)。
- 此事虽云小,其人已可观。
- “虽”:虽然。
- “云”:如同、好像。
- “观”:观察、评价。
- 注释:这件事虽小,但这个人已经值得观察和评价了。
- 近来峨豸者,欠此广文官。
- “峨豸”:形容人的品行高洁如山。
- “欠”:缺少、不足。
- “广文官”:古代的一种官职,这里指有学问的人。
- 注释:近来那些品格高尚如山的人,还缺少像你这样的广文宫(博学多才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毛诗的高洁品质,表达了对毛诗的敬仰之情。全诗以“举世无清浊”为引子,引出“独能驱雁鹜,不使污鹓鸾”,赞美毛诗能够区分清浊,不被俗世所染。接着,诗人又通过对比,强调毛诗的价值,认为他就像一位能够驱散恶浊、保护纯洁的贤士。最后,诗人以“近来峨豸者,欠此广文官”来表达对毛诗的敬仰之情,认为像毛诗这样的贤士还有很多,而自己却缺少像毛诗这样的人。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表达了对毛诗的赞美,也体现了作者自身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