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触争蜗角,兴亡土两丘。
一家文到古,万世月行秋。
鳌可三山冠,鹏须八极游。
胸中治安策,时事几堪忧。

这首诗是陈与义的《次陈肩夔韵》。下面逐句解释一下:

  1. 译文
  • “蛮触争蜗角”,意思是在比喻中,就像“蛮”与“触”这两个小国因为争夺微小的地方而发生争斗。这里的“蛮”和“触”都是古代对不同部落或族群的称呼。而“蜗角”则指蜗牛的壳边缘,用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兴亡土两丘”,意味着国家的兴盛和衰落就像两座山丘一般,无论多么渺小的个体都可以从中获得启示。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循环往复的认识。
  1. 赏析
  • 首句“蛮触争蜗角”采用了寓言式的表达方式,以“蛮”与“触”的争斗象征了小国之间的纷争,而“蜗角”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争执微不足道的本质。这种表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也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趣。
  • 第二句“兴亡土两丘”,诗人运用了类比手法,将国家的兴衰比作两座山丘,这样的比喻既直观又富有画面感。它让人联想到历史的长河中,无论多么微小的事件都可能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关键因素。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对世事变迁的敏锐感知。
  • 第三句“一家文到古”,这里“一家”可以理解为一种集体或个人,而“文”则代表了文化、知识和艺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视,认为文化的延续需要像家族一样代代相传,保持其完整性和活力。这种观点强调了文化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期待。
  • 第四句“万世月行秋”,这里的“月行秋”可以理解为月亮的运行轨迹,也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逝。这句诗寓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断前进。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把握当下,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无限遐想和期待。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思。
  • 第五句“鳌可三山冠”中的“鳌”指的是神话中的巨兽,而“三山冠”则是形容其雄伟壮观。这里的“鳌”象征着强大和威仪,而“三山冠”则暗示着权威和地位。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于统治者威严和力量的期望和赞美,同时也隐含了一种对于政治秩序和权力稳定性的关注。
  • 最后一句“鹏须八极游”,这里的“鹏”指的是传说中的大鸟,而“八极”是指古代对四方极远之地的统称。这句诗寓意着高远的理想和抱负,以及超越常人视野的愿望。它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勇气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次陈肩夔韵》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国家未来和个人理想的深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