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献重逢在永阳,方知此道浸明昌。
非聪何以闻天籁,有畀终须辨国香。
不贰见知忠肃瓘,逸民晚遇太师光。
圣贤出处宁无意,舍则深藏用束装。

正伏承泽深佥判学士贤友以正生朝宠贶佳篇辄次元韵 其三

清献重逢在永阳,方知此道浸明昌。

非聪何以闻天籁,有畀终须辨国香。

不贰见知忠肃瓘,逸民晚遇太师光。

圣贤出处宁无意,舍则深藏用束装。

【注释】:

⑴“清献”指北宋名臣寇准,字平仲,河南人,官至宰相,曾主持抗辽战争。

⑵“正生”指宋真宗赵恒的太子刘德妃,因避讳改名刘美。

⑶“此道浸明昌”中的“此道”代指儒学,“浸明昌”表示儒学思想逐渐兴盛。

⑷“非聪何以闻天籁”中的“聪”指聪明才智,“闻天籁”意为倾听自然的声音,形容人的才智高超。

⑸“有畀终须辨国香”中的“畀(bi)”指给予,“有畀”表示被赋予,“国香”指国家之香,比喻国家的荣誉和尊严。

⑹“不贰见知”中的“贰”指二心,“见知”指被人赏识了解,“不贰见知”意为不受他人的欺骗和蒙蔽。

⑺“逸民晚遇太师光”中的“逸民”指隐居不仕的人,“太师”是宋初重臣王旦的封号,“光”指发扬光大。

⑻“圣贤出处”中的“出”指仕途之路,“处”指退隐之处,“圣贤出处”意为无论是做官还是退隐,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⑼“舍则深藏用束装”中的“舍”指放弃、舍弃,“深藏”意为深藏不露,“束装”指整理行装,准备离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才华的认可和赞赏。首联赞美友人在永阳重逢的喜悦,颔联表达了对友人才智高超的赞叹,颈联赞扬了友人不受他人欺骗的品质,尾联表达了对友人退隐后仍能做出正确选择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充满了对友人的敬意和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