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无家泪满巾,清明无酒更愁人。
不闻东道开东阁,空叹白头歌白蘋。
日永萧条徒隐几,雪埋苍莽阻寻春。
王郎归去我留滞,始信儒冠解误身。

【注释】

节至:节日来到。寒食:清明节。无家:没有家庭。杜子美:杜甫。杜甫有诗《无家对寒食》:“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佳辰:佳节。强饮食:强忍食欲。犹寒:仍寒冷。隐几:指隐居生活。带鹖冠:戴鹖(音hé)鸟羽的帽子。鹖鸟羽毛似鸡,黑色,古代用作官吏的冠饰,后也用来形容官位低微。王元之:王维。无花无酒过清明:没有鲜花和美酒来庆祝清明节。兴味:兴致、情趣。都来似野僧:好像一个出家人。二公:指杜甫和王维。佳句:美好的诗句。正为我设:正好为我设置。也将命求成:将命运交给自己决定,寻求成功。五年矣:已经五年了。去秋:去年秋天或前年秋天。王侍郎:王徽之。南去:向南离去。我独淹留:我独自滞留在南方。命也如何:命运究竟怎么样?感时述怀:感慨时光流逝而抒发怀抱。赋四韵:作四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怀。呈:献给。兼简监军:同时给监军写了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南为官五年后的所作,表现了作者因国事和个人境遇而产生的悲凉之感。

“寒食无家泪满巾,清明无酒更愁人”,说的是诗人在寒食节和清明节期间因为思念家乡,连喝的酒也没有了。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日,人们会禁火,不生火做饭,而是吃冷食。因此这一天,也是人们祭祀先人的日子。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常常选择在树下乘凉,但这时却没有树可乘凉。“无家”二字,透露出诗人的孤独感。清明时节,人们扫墓祭祖,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诗人却因为战乱而未能回家扫墓,只能独自面对这个节日。

“不闻东道开东阁,空叹白头歌白蘋”,说的是在清明节的时候,诗人并没有听到东道主为他打开东阁大门的声音,只能在空旷的地方感叹白发人唱白头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日永萧条徒隐几,雪埋苍莽阻寻春”,说的是在清明节那天,天气阴沉,大地一片凄凉,大雪掩盖了大地上的一切,使得春天的生机无法展现。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担忧,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忧郁和无奈。

“王郎归去我留滞,始信儒冠解误身”,是说王徽之离开后,诗人才知道儒生的帽子并不能保护他的身体免受伤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王徽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失望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清明节时的孤独、忧虑和失落,展现了他对国家的担忧和个人境遇的无奈。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