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马得钱买舟去,抛掷红尘泛绿波。
梨栗登盘黄菊晚,江淮放艇白鸥多。
霜飞鸿雁有底急,月明乌鹊奈愁何。
女儿浦口渺何处,且向女郎台下过。
这是一首七律,作者自叙卖马得款买舟去颍上的情景。诗中“抛掷红尘泛绿波”一句写乘船顺流而下,“梨栗登盘黄菊晚,江淮放艇白鸥多”,两句写舟行所见之景。最后两句写旅途见闻和感慨,抒发诗人的愁思。
译文:
将至颍上,我把马匹卖了换来钱,然后买了一条船,顺着水流漂去。在船上抛掷红尘,荡漾在绿色的水中。秋天到了,黄菊登上盘子;江淮之间,白色的鸥鸟多。霜飞鸿雁有什么事情那么着急?月明乌鹊有什么烦恼?女儿在浦口在哪里?暂且向女郎台下过一下。
赏析:
首句“将至颍上,我把马匹卖了换来钱,然后买了一条船,顺着水流漂去。”“将至颍上”表明了时间,地点是“颍上”,而“把马匹卖了换来钱”,则表明了原因。“然后买了一条船”,则是行动的过程。这一句看似简单,却为后文铺垫了背景。
第二句“我抛掷红尘泛绿波”。“抛掷红尘泛绿波”,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这里的“尘世”和“红尘”都是佛教用语,指人世间的一切世俗之事。“泛绿波”,则是形容船儿在水中飘动的景象。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第三、四句“秋天到了,黄菊登上盘子;江淮之间,白色的鸥鸟多。霜飞鸿雁有什么事情那么着急?月明乌鹊有什么烦恼?”。这里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菊比作盘子上的菜肴,将白色鸥鸟比作盘中的食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联“女儿在浦口在哪里?且向女郎台下过一下。”则是诗人对于旅途见闻的感叹。他在这里提到了“女儿浦口”,可能是他曾经见过的女子所在的地方。而他之所以要“且向女郎台下过一下”,可能是因为他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位女子,想要和她共度时光。然而,他并没有说出口,只是默默地在心里想着。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无奈,又表现了他的浪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