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芳菲尽破除,更携宾从出东郛。
桃凭苦雨收红糁,李借风光耀雪珠。
碧水横堤春澹沲,石门弭盖步踟蹰。
细看名字苍崖畔,点检而今半在无。
【注释】
又陪陈使君游东禅寺 其二:在这首诗中,“又”表示诗人不止一次地陪同陈使君游览东禅寺。“又”字表明这是诗人多次与陈使君游览东禅寺的第二首诗。“陈使君”是指陈州刺史。“游东禅寺”指游览东禅寺。
城里芳菲尽破除,更携宾从出东郛。
城里的芳香已经荡然无存,只好带着宾客出城去游玩。
桃凭苦雨收红糁,李借风光耀雪珠。
桃花依靠着雨水收回了它的嫣红,梨花借助着春风炫耀着自己的晶莹。
碧水横堤春澹沲,石门弭盖步踟蹰。
碧绿的水波横卧在护城河堤上,石门像车盖一样覆盖着台阶使人难以迈步。
细看名字苍崖畔,点检而今半在无。
仔细观看那悬崖峭壁上的寺庙名字,发现现在还有一半还在。
赏析:
此诗是和友人游览东禅寺的一首七绝。
开头两句:“城里芳菲尽破除,更携宾从出东郭。”诗人用浓重的笔墨描绘出一幅城中芳菲尽破的图景,表现了作者因久居京城而厌倦之情。然后,他写道:“桃凭苦雨收红糁,李借风光耀雪珠。”这两句以物喻人,写到了春天的景色,并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桃花依靠着雨水收回了它的嫣红,梨花借助着春风炫耀着自己的晶莹。诗人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春意融融的景象,也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诗人的视线由城内移向城外。第三句“碧水横堤春澹沲”,写护城河里的碧水横卧着护城河的堤岸。第四句“石门弭盖步踟蹰”,写石门外有车盖似的石阶使人难于通过。这两句既点出了地点,又渲染了气氛。
最后两句“细看名字苍崖畔,点检而今半在无”,写细看悬崖上的寺庙名字,但已只剩下一半了。
全诗通过对东禅寺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情怀,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感情真挚,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