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藜下城头,步屧踏禅窟。
微径郁葱菁,宝殿高突兀。
层晖注中塘,凝尘满丈室。
惜哉古道场,回首思萧瑟。

【题解】

此诗是诗人游章江院时所作。首联写诗人下城头,步屧踏禅窟;颔联写禅窟内郁葱菁深,宝殿高突兀;颈联写层晖注中塘,凝尘满丈室;末联写古道场惜哉,回首思萧瑟。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幽,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向往之情。

【注释】

扶藜:拄着的手杖。

屧(zhī)步:步行。

屧,音“之”。

庭:院子。僧寺。

禅窟:佛寺。

翠竹:青竹。

宝殿:佛教称供奉佛像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建筑物。

层晖:夕阳的余光。

中塘:寺院内的池塘,又称佛堂。

凝尘:指积尘。

古道场:古寺中的法事活动场所。

萧瑟:萧条凄凉。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作者在章江院游览时写下了此诗。首句点明时间与地点,次句写景,写出了山寺的环境;三至四句写景,描写了寺庙内部的情况;五句写景,表现了落日余辉照射在庭院池塘上的景象;六至七句写景,描绘出落日余辉映照的庭院景象;末句写意,抒发了感慨。整首诗以静为主,通过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

首联起笔即写诗人从山寺下山来到山脚。他拄着手杖,缓步走在山下的土路上,一路观赏着山间的风景。“扶藜”一词出自《庄子·让王》,形容隐者不随世俗而动的生活态度。而“下城头”则是诗人离开山寺,来到山脚的意思。“步屧”一词出自《礼记·檀弓下》,意思是步行,表示诗人没有骑马而是徒步下山。

第二联紧承上文,具体描写了山寺周围的景色。“微径”,指狭窄的小路。“郁葱菁”,形容草木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宝殿”,指寺庙内的殿堂。“高突兀”,形容山峰峻拔挺立的样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山寺周围有条小路,路旁长满了茂盛的草木。山上的宫殿高大耸立,十分壮观。诗人用这些细节描写了山寺周围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了山寺的幽静和美丽。

第三联转向描写寺庙内部的建筑。“层晖”一词形容太阳光线穿过云层,照射在地面上的景象。“注”字用得十分生动形象,表现出阳光照耀下的池塘波光粼粼的情景。“丈室”,指房屋或房间,这里指寺庙内部的一间屋子。“凝尘”一词形容阳光照射下的尘埃被阳光蒸发,变得非常清澈明亮。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寺庙里的池塘被阳光照耀着波光粼粼,尘埃也被阳光蒸发变得清澈起来,整个寺庙显得更加庄严肃穆。这一部分进一步描绘出了寺庙内部的宁静与庄重。

最后一句是这首诗的核心所在。它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寺的怀念之情。“古道场”指的是过去的寺庙或法事活动场所,而“惜哉”则表示惋惜之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对于这座古老寺庙充满了怀念之情,但又无法回到过去的时光中去。这种怀念之情不仅源于对寺庙本身的喜爱,更源于对于禅宗思想的向往。

这首纪行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山寺的热爱和对于禅宗思想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