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之歌久绝响,生民不作声希想。
声音之道与政通,审音知政惟丝桐。
堪嗟世道多翻覆,几度桑田变陵谷。
摩挲古物忆当年,人在春风和气天。
治世之音安以乐,斯琴当年羽衣作。
物换星移阅几周,不图今日为君留。
袖来赠与无弦客,得之何啻如圭璧。
籀文篆古未为奇,我思古人珍秘时。
古人不可得而见,见琴如见当时面。
安得寻声问爨人,为吾一洗琴上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从题材、主题、情感、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判断,再结合具体诗句作答。此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要注意将注释写在关键词后,赏析写在注释后面。
1.第一句“南风之歌久绝响”中“南风”是指《诗经》中的《小雅·鹿鸣》,这首诗描写了主人设宴招待宾客,宾主欢聚一堂,饮酒作乐的欢乐情景。
2.第二句:“生民不作声希想”中“生民”泛指百姓,“不作声”指的是百姓沉默不语,“希想”即希望。这句大意为老百姓不再发出声音了,这是作者对于社会现状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百姓沉默寡言的无奈。
3.第三句“声音之道与政通,审音知政惟丝桐。”中“声音”指的是音乐。“道”在这里是方法或者途径,“政”指的是治理国家的方法。这句话的意思是音乐之道与政治相通,通过音乐来了解政治只有使用古琴才能做到。
4.第四句“堪嗟世道多翻覆,几度桑田变陵谷。”中“堪嗟”,值得哀叹,表示惋惜;“桑田”指大海,这里代指世事变幻无常,“陵谷”指山陵、山谷,比喻世事多变。诗人用“桑田变陵谷”来形容世事的变化无常,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变化的无奈。
5.第五句“摩挲古物忆当年,人在春风和气天。”中“摩挲”意思是抚摸,“古物”指的是古琴,这句大意是在抚摸着古琴回忆往昔的时光。
6.第六句“治世之音安以乐,斯琴当年羽衣作。”中“治世之音”指的是太平盛世的音乐,“安以乐”意思是平安快乐。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太平盛世的音乐之下,古琴得以制作出来。
7.第七句“物换星移阅周,不图今日为君留。”中“物换星移”意思是事物变迁,星辰运行,“览周”指观察一周的时间,这里暗指时光荏苒。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过去了整整一周,没有想到今天还能为你保存下这把古琴。
8.第八句“袖来赠与无弦客,得之何啻如圭壁。”中“圭璧”是古代一种祭祀用的玉器。“得之何啻如圭壁”意思是得到它就像得到一块圭璧一样珍贵。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把这件珍贵的礼物赠给了一个没有弦的客人,得到他真是像得到一块圭璧一样珍贵。
9.第九句“籀文篆古未为奇”中“籀文”指的是篆书,“篆古”指的是篆书,“未为奇”意思是并不觉得奇怪。这句话的意思是篆书虽然古老,但并不觉得有什么奇特之处。
10.第十句“我思古人珍秘时”中“古人”指的是前人,“珍秘”指的是珍视保密、珍藏秘密,“时”指当时。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思考那些前人曾经珍视保密的事物,他们在当时是那么地珍贵。
11.第十一句“古之不可得而见,见琴如见当时面.”中“古之”指的是前人留下的古琴,“不可得”指的是不可能再见到,“而见当时面”指的是看见当时的面貌。这句话大意是古人留下的古琴已经不可能再见到了,但是看见古琴就像看见了前人的面孔。
12.第十二句“安得寻声问爨人,为吾一洗琴上尘。”中“寻声问爨”指的是询问炊事的人,“爨”指的是煮饭。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怎么才能找到会弹奏古琴的人,为我洗去古琴上的尘埃呢。
【答案】
《题叶山甫见惠古琴走笔》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所写的一首七绝诗。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的珍视,也体现了作者对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