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铸铁报韩仇,智者反为豪侠误。
倾秦岂在博浪沙,继世自闻嬴业仆。
吁嗟精卫亦偿冤,一旦奋飞身不顾。
衔石填海抑何愚,岂在朝朝与暮暮。
精卫精卫汝不知,沧海终有陵谷时。

这首诗的主题是精卫填海的故事,通过反讽手法表达了对智谋与勇武的质疑。下面逐句解读:

  1. 子房铸铁报韩仇,智者反为豪侠误。
  • 子房指的是张良,他是西汉初年的一位重要人物。这里提到张良铸铁报韩仇,即用铁器报仇雪恨。”智者反为豪侠误”则指出即使是智者也应该避免陷入豪侠的误入歧途。
  1. 倾秦岂在博浪沙,继世自闻嬴业仆。
  • “倾秦”指的是推翻秦始皇统治的行为。这里说推翻秦国不在于博浪沙(一个古代地名),而在于继承者能够继续发扬光大秦始皇的事业。”嬴业仆”是指秦始皇的帝位被继承者嬴政取代。
  1. 吁嗟精卫亦偿冤,一旦奋飞身不顾。
  • 精卫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女英雄,她为了报复而被投入海中,每天从西山衔木石填平东海。这里说精卫也在为自己的冤屈奋斗,但最终奋不顾身地飞向了天空。
  1. 衔石填海抑何愚,岂在朝朝与暮暮。
  • 精卫的行为虽然愚蠢,但她坚持每天从西山衔来石头填平东海,这种执着的精神难道不值得赞扬吗?这表达了一种对坚持和毅力的赞美。
  1. 精卫精卫汝不知,沧海终有陵谷时。
  • 最后一句是对精卫的讽刺,说她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多么愚蠢。同时也暗指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的自然规律。

赏析:
这首诗以精卫填海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对子房、张良的提及以及对精卫行为的讽刺,展现了诗人对智谋与勇武的双重审视。诗中运用反讽手法,质疑了智者的行为以及豪侠的误入歧途,同时也表达了对精卫精神的赞美,认为她虽愚但却坚持不懈,值得赞扬。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体现了对历史故事的引用,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智慧和勇气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