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殷殷盎中鸣,箨龙惊起头角狞。
斓斑裂土穿石出,长镵斸下津浮玉。
山人嗜之比八珍,画师写生传千春。
纤纤翠交烟雨湿,山人叹嗟山鬼泣。
玉堂修撰富才情,歌诗赞画增晶英。
春花欲语娇倚槛,蜀锦鲁缟光可鉴。
无端五穷睹揶揄,巧偷当面输陶朱。
我从借观弄毫素,座间一夕珠还浦。
自知诗尽劣陈黄,无人豪夺君无藏。
解析
第1首诗春雷殷殷,盎中鸣,箨龙惊起头角狞 - 这首诗描述了春天雷声隆隆时,水塘中的竹笋被雷声惊醒的情景。”箨龙”指的是竹笋,”惊起”表明它们在雷声的惊吓下开始生长。
斓斑裂土穿石出,长镵斸下津浮玉 - 这两句描绘了竹子破土而出的景象,如同玉石般珍贵。”斓斑”和”裂土”强调了竹子的生长力量,”穿石”则显示了其生长的坚韧。
山人嗜之比八珍,画师写生传千春 - 竹子因其稀有和美丽而被人们所喜爱,与珍贵的八珍相比也不遑多让。而画师通过画技将其永久地记录,使之得以流传千年。
第2首诗
纤纤翠交烟雨湿,山人叹嗟山鬼泣 - 描述了竹子在烟雾和雨中显得更加翠绿,仿佛在哀叹。这里可能暗指竹子在恶劣环境中依然能够生存,甚至带有一丝悲壮。
玉堂修撰富才情,歌诗赞画增晶英 - 提到了一位名叫玉堂修撰的人,他才华横溢,能够通过诗歌和绘画来赞美竹子的美丽。
第3首诗
春花欲语娇倚槛,蜀锦鲁缟光可鉴 - 描述了春天的花木想要说话时的娇嫩姿态,以及蜀锦、鲁缟这样的贵重布料都能映照出它们的光辉。
无端五穷睹揶揄,巧偷当面输陶朱 - 暗示有些人因为无知或贪婪而嘲笑他人,但这些人实际上不如富有智慧的人。这里的“陶朱”是指古代著名的商人范蠡,以机智著称。
第4首诗
我从借观弄毫素,座间一夕珠还浦 - 表达了作者从朋友那里借阅画作并在短时间内就归还的感激之情。”斗”指的是一种小斗,”珠还”意味着像珍珠一样迅速归还。
自知诗尽劣陈黄,无人豪夺君无藏 -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画作的欣赏,同时也承认了自己的诗作无法与之相比。同时表达了对画作的保护意识,希望没有人能够轻易夺取或隐藏。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和生命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然界的活力与和谐。诗句之间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友情和智慧的珍惜。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