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惟敦本,躬行岂好夸。
舞停衫飏雪,盘藉绮如霞。
童马争骑竹,村厖息吠花。
向来观馌地,和气满家家。
和郡将劝农
仁政惟敦本,躬行岂好夸。
舞停衫飏雪,盘藉绮如霞。
童马争骑竹,村厖息吠花。
向来观馌地,和气满家家。
【注释】:
和郡将劝农:和郡的太守在劝农。
惟:只有。
敦:厚道,淳厚。
躬行:亲自实践。
岂:难道;表示反问的语气词。
好:善于。
夸:虚夸浮夸。
舞:这里指农民田间劳作的动作。
衫:上衣。
飏:飘扬。
盘:盘中。
藉:席子。
绮:彩色丝织物。
如:像……一样。
童马:未成年的马。
竹:竹筒。
厖(mánɡ):马群。
息:停止,这里是“不叫”的意思。
吠(fèi):狗叫声。
赏析:
此诗为《全唐诗》所收的一首五律。诗人写和郡太守劝农的情景,表现了对农民的关怀和爱护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开阔。
首联“仁政惟敦本,躬行岂好夸”。强调要实行仁政,重视农业的发展,而不要虚夸。这里的“仁政”,是指统治者以德治国的政策,强调要注重民生,关心百姓的生活,发展农业生产,使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做到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不要好为人师。这里的“躬行”,是指亲自实践,亲身体验,不依赖别人。这里的“好夸”,是指喜欢夸大其词,过于夸张自己的做法。这里的“岂”是反问语气词,表示否定的意思。
颔联“舞停衫飏雪,盘藉绮如霞”。“舞”在这里指的是农民田间劳作的动作。这句诗描绘了农民们劳作时的生动场景:当他们停下休息时,衣服飘散如同雪花一般洁白,而他们坐在地上的垫子上则像是五彩斑斓的云霞般美丽。这里的“裳”指的是上衣,也泛指衣服。这里的“飏”是指飘扬、飘逸的样子。这里的“盘”指的是盘中,也泛指食物。这里的“藉”指的是坐垫,也泛指座位。这里的“绮”指的是彩色丝织物。这里的“如”是比喻的意思,用来形容色彩艳丽如彩虹一般。这句诗通过描绘农民们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颈联“童马争骑竹,村厖息吠花”。“童马”是指未成年的马,这里指年轻的农夫。这句诗描绘了农夫们骑着小马争先恐后地去田里劳作的情景。这里的“竹”指的是竹筒,也泛指竹制品之类的东西。这里的“厖”(mánɡ)指的是马群,泛指一群动物。这里的“息”表示停止、停止的意思,这里是不叫的意思。这里的“吠”是指狗叫声,也泛指动物的声音。这里的“花”是指花朵,也泛指各种美丽的景物。这句诗通过对农夫们骑马去田里劳作的画面的描述,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热闹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尾联“向来观馌地,和气满家家”。“馌”在这里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耕作方式,即在田地里播种或耕作庄稼。这里的“地”指的是田地。这句诗描绘了农民们观看田地的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和谐气氛。这里的“和气”指的是和谐的气氛,也泛指团结和睦的氛围。这里的“满”是指充满、遍布的意思。这句诗通过对农民们观看田地的景象的描述,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和团结和睦生活的赞赏之情。
这首诗以和郡太守劝农为题材,通过描绘农民们劳作的场景和农田的景象,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热闹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和团结和睦生活的欣赏之情。同时,也强调了实施仁政的重要性,即要注重民生,关心百姓的生活,发展农业生产,使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