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垂尽,泛鹢下岷江。
鸣橹风声壮,摇旌日影双。
巨滩何累累,急鼓促韸韸。
语疾躯生翼,论危颈缩腔。
栖迟凭漆几,睥睨近纱窗。
解缆侵朝雾,休程傍晚矼。
童山连岌岌,古木竞摐摐。
岑绝行荒县,间关按列邦。
俗书慵注目,薄酒倦开缸。
仙迹徒追羡,名篇乃素降。
有谁陪亹亹,竟夕听淙淙。
幽兴将诗遣,还嗟语意厖。
【注释】
峥嵘:高大。泛:泛舟,乘船。鹢:古代一种水鸟。岷江:四川的一条大河。鸣橹风声壮:摇橹时发出的风声。摇旌日影双:挥动旗帜,太阳的影子在水面上形成两个。巨滩:大浪。何累累:多么重叠。急鼓促韸韸(jié jié):催马前行的鼓声,急促而急促,形容马蹄踏地的声音。语疾躯生翼:像飞一样快速移动。论危颈缩腔:形容身体向前倾,像被压迫着的喉咙发出声音。栖迟:停留。凭漆几(qí jī):靠在涂饰漆的桌子上休息,即倚靠。睥睨(pì nǐ):斜眼看。纱窗:用纱作的窗户。解缆:解开缆绳,指放船。侵朝雾:早晨被雾笼罩。休程:停止行程,指傍晚。童山:小山。连岌岌:连绵不断。古木:老树。摐摐(yǎn yǎn):象声词,形容树木被刮断的声音。岑绝:险峻的山崖断绝。行荒县:行走在荒凉的县道上。间关:曲折,不直通。按列邦:指各地。俗书:世俗的书籍。慵注目:懒洋洋地看着书。薄酒:少酒。倦开缸:懒得打开酒罐。有谁陪亹亹(wěi wěi):没有人陪伴。亹亹:悠闲的样子。竟夕听淙淙:整晚听着潺潺的水声。幽兴:幽静的兴致。遣:打发。还嗟:仍然感叹。语意厖(máng):语言含义深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岷江上泛舟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十六句,每四句成一韵,共十二韵。前八句写舟中所见景物,后十六句写舟中所感。此诗描写了诗人泛舟岷江时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岷江景色的壮丽和诗人游赏的心情,以及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受,表现出诗人热爱自然之情。
开头四句为首联,点明泛舟的时间和地点,写出了岷江之阔,江水之长,气势恢宏。“岁”、“下”二字,既点明了时间,又暗含了岁月匆匆、光阴易逝之意,为全诗定下了苍茫雄浑的基调。
接下来八句为颔联,写舟中所见岷江之景。诗人以“鸣橹风声壮”开篇,以“摇旌日影双”收束,中间六句,依次描写了江面波涛滚滚、江岸群山叠嶂等景色,将整个岷江风光尽收眼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浩渺磅礴、惊心动魄的大江之上。
中间八句为颈联、尾联,写舟中所见岷江之景。“巨滩何累累”,写岷江上险滩重重;“急鼓促韸韸”,写船行急如飞驰。“语疾躯生翼”,形容舟速惊人,好像有翅膀一样;“论危颈缩腔”,形容舟行艰难,人几乎要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些句子极富动态感和紧张感,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岷江的强烈感受。
最后八句为尾联,写舟中所得之感。“栖迟”两句,写诗人在舟中久坐沉思的情景;“童山”两句,写诗人眺望岷江西侧连绵不断的山峰;“岑绝”两句,写岷江西岸陡峭的山崖;“间关”两句,写诗人沿途听到不同地区的方言;“俗书”两句,写诗人在舟中无聊之余,只好阅读世俗书籍以消磨时光;“薄酒”两句,写舟中饮酒无趣;“仙迹”两句,写诗人想象中的神仙足迹;“有谁”两句,写诗人独自欣赏美景却无人相伴;“竟夕”两句,写诗人整晚都在倾听潺潺流水声;“幽兴”两句,写诗人在舟中感受到的幽深的意境。这些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
全诗通过对岷江山水的描绘和对旅途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岷江的壮丽景色和自己的游赏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