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晴淮海气何殊,一昔风光互惨舒。
大块养春禆造化,繁云闲日蔽居诸。
暖回沙碛催来雁,寒彻冰池怯上鱼。
山色晦明如代谢,花枝凉曝似相于。
朝暾忽荡川原净,夕翳还笼井落疏。
快适得朋酾醁酒,困眠无兴读残书。
红霞灼灼飞琳馆,烟霭蒙蒙袭隼旟。
定与物情均燥湿,殆非星好有盈虚。
连空雪意迷高柳,绕舍阳和坼嫩蔬。
林外昏鸦啼野尽,城头新月上帘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全诗共八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阴晴淮海气何殊,一昔风光互惨舒。

  • 阴晴:天气的变化,这里指气候的冷暖变化。
  • 淮海:指的是江淮之间的地区,古代中国南北分界线。
  • 气何殊:这里的“殊”表示差异,即天气的变化。
  • 一昔风光: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这里的风光是指自然景色或气象。
  • 互惨舒:相互交替地冷和暖。

大块养春禆造化,繁云闲日蔽居诸。

  • 大块:指大地或者大自然。
  • 养春:养育春天,使春意盎然。
  • 禆造化:改变天地间的自然造化,这里指自然界的变化。
  • 繁云闲日:形容天空中云彩多且密布,天气也显得悠闲。
  • 蔽居诸:遮蔽了周围的一切。

暖回沙碛催来雁,寒彻冰池怯上鱼。

  • 暖回沙碛:暖风使沙砾中的水分蒸发。
  • 催来雁:使飞来的大雁加快速度。
  • 寒彻冰池:寒冷使冰封的池水都变得冰冷。
  • 怯上鱼:使游动的鱼感到畏惧不敢上浮。

山色晦明如代谢,花枝凉曝似相于。

  • 晦明:指天色的昏暗与明亮交替出现。
  • 如代谢:就像万物更迭一样,有始有终。
  • 凉曝似相于:凉爽的时候像在互相比较谁更胜一筹。

朝暾忽荡川原净,夕翳还笼井落疏。

  • 朝暾:早晨的太阳光芒。
  • 忽荡川原净:早晨的阳光使得整个平原都变得非常干净。
  • 夕翳还笼:傍晚的云层再次笼罩大地。
  • 井落疏:井台变得稀疏,可能是指水位下降。

快适得朋酾醁酒,困眠无兴读残书。

  • 快适:愉快、满足。
  • 得朋:得到朋友。
  • 酾醁酒:准备酒食招待朋友。
  • 读残书:没有兴趣读书,只想喝酒休息。

红霞灼灼飞琳馆,烟霭蒙蒙袭隼旟。

  • 红霞:红色的天空云霞。
  • 琳馆:精美的楼阁。
  • 袭隼旟:像隼鸟一样快速地飞掠而过。

定与物情均燥湿,殆非星好有盈虚。

  • 定与:决定与……相同。
  • 物情:事物的性质或状况。
  • 均燥湿:既干燥又有湿润。
  • 殆非星好有盈虚:大概不是天象好就一定会有盈亏(指月亮盈缺)。

连空雪意迷高柳,绕舍阳和坼嫩蔬。

  • 连空:整个天空都是。
  • 雪意:雪花飘洒的景象。
  • 高柳:高高的柳树。
  • 坼嫩蔬:使嫩绿的蔬菜裂开,可能是指天气变冷导致蔬菜受损。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现象以及四季更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感受和深刻理解。通过对天气、季节、自然景观等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