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扉窈窕疑仙穴,锁宿弥旬尘事绝。
夜色萧然鼓二更,联步空庭望寒月。
众星掩抑天无云,万瓦鳞鳞带霜雪。
俯看腐草亦光辉,仰数冥鸿自行列。
瑶台十二好裴徊,银界三千孰分别。
钩帘却坐未欲寝,况有高谈助清澈。
匆匆置酒当虚檐,肴蔌饤饾殊微纤。
长檠彻去不复用,岂假密炬徒炎炎。
追思李杜篇章妙,亦有狂语时相兼。
举杯劝饮一何怪,斫桂浪恣尤难厌。
岂如我辈赏以意,一觞一咏情何恬。
兴阑影侧各分散,心月两适俱无嫌。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李商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和彦常看月 - 和彦(或作和凝)常常观赏月亮,这里可能是指他经常在月光下思考或吟咏。
双扉窈窕疑仙穴 - 双扉(两扇门)显得幽深神秘,仿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窈窕(深远、幽静)形容门洞的深邃。
锁宿弥旬尘事绝 - 月亮似乎将星星都锁住了,使得十天来尘世间的事务都消失了。弥旬(十日为一旬)意味着时间之长。
夜色萧然鼓二更 - 夜晚宁静而深沉,到了二更天的时候,月亮照耀得非常明亮。
联步空庭望寒月 - 两人并肩走在空旷的庭院中,一起看着寒冷明亮的月亮。
众星掩抑天无云 - 众多的星星隐藏了天空中的云彩,让天空变得清朗无云。
万瓦鳞鳞带霜雪 - 无数的屋瓦如同鳞片一样整齐排列,覆盖着一层层的霜雪。
俯看腐草亦光辉 - 低下头看那些已经腐烂的草茎,它们也闪耀着光芒。
仰数冥鸿自行列 - 仰望天空,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大雁在空中飞翔。
瑶台十二好裴徊 - 瑶台(美丽的楼台或仙境)有十二层,这里的“好”指美好、壮观之意。
银界三千孰分别 - 银色的天幕延伸至三千里之外,分辨不清哪里是天边,哪里是地界。
钩帘却坐未欲寝 - 拉上窗帘坐下,但不想睡觉,可能是因为外面的景色太美。
况有高谈助清澈 - 况且还有高雅的谈论来提升心境使其清明。
匆匆置酒当虚檐 - 匆匆忙忙地摆上酒宴,准备在空旷的檐下庆祝。
肴蔌饤饾殊微纤 - 菜肴丰盛且精细,即使是微小的食物也不放过。
长檠彻去不复用 - 长长的灯檠(照明器具)被熄灭后不再使用了。
岂假密炬徒炎炎 - 难道真的需要火把才能保持室内明亮吗?显然不需要。
追思李杜篇章妙 - 回想李白杜甫的诗文,他们的才华真是妙不可言。
亦有狂语时相兼 - 他们有时也写些狂放的诗句,与自己并不矛盾。
举杯劝饮一何怪 - 我举起酒杯,觉得这场景多么奇特和有趣。
斫桂浪恣尤难厌 - 砍伐桂花时,人们肆意挥动斧头,这是多么难以满足的行为。
岂如我辈赏以意,一觞一咏情何恬 - 我辈(我们这些文人)欣赏它时,总是怀着愉悦的心情,吟诗作赋,心情多么平和安详。
兴阑影侧各分散 - 兴致盎然的时候,我们各自散开,各行其是。
心月两适俱无嫌 - 无论是心中所想还是眼前的月亮,我们都感到自在和舒适。
赏析:
这是李商隐著名的《八月一日夜对月》一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赏月时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情感。全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通过对月亮、星星、乌云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以及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李商隐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