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登石匮阁,载读石匮诗。
诗人不可作,诗思清可思。
至今江水流,哀响犹依依。
佳趣想如古,物是惟人非。
孤烟起林坳,夕鸟相与归。
揽辔复前征,长言解歔欷。

【注释】

一登石匮阁,载读石匮诗。

诗人不可作,诗思清可思。

至今江水流,哀响犹依依。

佳趣想如古,物是惟人非。

孤烟起林坳,夕鸟相与归。

揽辔复前征,长言解歔欷。

【译文】
登上石匮阁,手不释卷地诵读着石匮的诗篇。
诗人无法创作出好诗,只能以清高的思想去体味和思索。
至今江水依旧流淌,那凄厉的哀鸣声依然回荡不已。
美好的情趣宛如往昔,只是物是人非了。
孤独的炊烟升起在树林深处,傍晚时鸟儿相依相偎地归巢。
手挽马缰又踏上征途,心中充满了感慨和叹息。

【赏析】
《石匮阁》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诗人登石匮阁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叹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首联“诗人不可作,诗思清可思”,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无奈感和对诗思的向往。诗人认为,由于时代的变化和个人处境的不同,诗人已无法再创作出像古人那样的优秀作品了。然而,他仍然能够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也是诗歌的一种魅力所在。
颔联“至今江水流,哀响犹依依”描绘了江水流动不息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哀响”指的是江水的流水声,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而“依依”则表示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情感态度——既感到不舍,又充满期待。
颈联“佳趣想如古,物是惟人非”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认识。他认为,尽管事物本身没有变化,但其背后的人和事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使得原本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让人感到失落和迷茫。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继续寻找新的灵感和创意。
尾联“孤烟起林坳,夕鸟相与归”则是诗人在黄昏时分看到的景象。这里的“孤烟”指的是袅袅上升的炊烟,它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而“夕鸟”则是傍晚时分归来的鸟儿,它们的身影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这些自然景象引发了诗人的联想和想象,使他想起了过去的自己和那些逝去的时光。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它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