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去一朝同覆水,敌再渡江终送死。
射人射将数不彻,何况更问舟中指。
移时巉天送哭喧,弃舟而遁舟自焚。
公命火攻列火伞,船焦楫烂无逃门。
敌愁惊心疑鹤唳,十步回头九堕泪。
又疑官军尾其众,清野数州无食地。
众残北顾心悠悠,金亮更欲抵死留。
放言京口少备者,曷若举兵由润州。
大将显忠来是日,执杖升阶光照席。
公先劳苦甚生平,遂借百舟如过鹢。
迤逦仲冬日十二,旅食无烟寝无寐。
公来督府见相公,便及瓜洲防拓事。
督视推公胆有馀,此事岂忍他人徂。
昨来兵试威万万,别遣诸将无乃迂。
公仍禀命侵星过,或传铁骑金山破。
淮西万姓舍惟烟,淮东居民泪潜堕。
公摆吴艟异水嬉,势压海浸倾天维。
一见使敌无可奈,再见使敌心骨悲。
敌亡傲兀犹不悟,尚呼达官招万户。
这首诗的内容涉及古代战争和政治斗争,描绘了一次军事行动的过程及其结果。
诗句解析:
- 歌两淮:描述的是一场在淮河(今江苏、安徽一带)附近的军事行动。
- 运去一朝同覆水,敌再渡江终送死:暗示战争的结果可能是双方皆败,无赢家。
- 射人射将数不彻,何况更问舟中指:表达了战场上的混乱和无序,以及战争中对敌方指挥官的不信任。
- 移时巉天送哭喧,弃舟而遁舟自焚:描述了战斗的激烈和残酷,以及失败一方的绝望。
- 公命火攻列火伞,船焦楫烂无逃门:描绘了使用火攻策略后的战争结果,强调了战术的成功。
- 敌愁惊心疑鹤唳,十步回头九堕泪:反映了敌人的恐慌和无力,以及对战争的悲观态度。
- 又疑官军尾其众,清野数州无食地:暗示了战后的混乱和民众的困境。
- 众残北顾心悠悠,金亮更欲抵死留:描绘了战后士兵的心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放言京口少备者,曷若举兵由润州:提出了另一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即通过不同的策略来对抗敌人。
- 大将显忠来是日,执杖升阶光照席:描述了将领的到来和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 公先劳苦甚生平,遂借百舟如过鹢:赞扬了主将的辛勤工作和领导能力。
- 迤逦仲冬日十二,旅食无烟寝无寐:反映了战事的长期和艰苦。
- 公来督府见相公,便及瓜洲防拓事:讨论了与政府相关的安全事务。
- 督视推公胆有馀,此事岂忍他人徂:表达了对将领的信任和对其能力的肯定。
- 昨来兵试威万万,别遣诸将无乃迂:对将领过去的战绩表示赞赏,同时指出了新的战略方向。
- 公仍禀命侵星过,或传铁骑金山破:提到了具体的军事行动和胜利。
- 淮西万姓舍惟烟,淮东居民泪潜堕:描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 公摆吴艟异水嬉,势压海浸倾天维:强调了军事行动的力量和重要性。
- 一见使敌无可奈,再见使敌心骨悲:揭示了战争的双重影响。
- 敌亡傲兀犹不悟,尚呼达官招万户:表达了对手最终的投降和对战争的反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既有激烈的战斗场面也有深刻的政治和社会背景。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诗中的“公”可能是一位重要的将领或官员,他的形象和行为成为了整首诗的核心。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于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