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兮,登高何为。
古有此语兮,吾未暇论其是非。
菊花黄兮茱萸紫,二花此时还斗开。
花满握兮酒满杯,人人欲上高楼台。
我与世人虽异好,此时亦难平襟怀。
因思雕虫篆刻事,此文乃是儒之灾。
如今此灾亦可避,不辞万里登崔嵬。
其如此物避不得,但恐积蠹伤良才。
是以天下美璞少,甚于矛戟戕琼瑰。
纵有美璞直万镒,埋之尘土何由来。
圣朝有意去灾害,愿将此物为渠魁。
这首诗是杜甫在《登高》中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时事的忧虑和不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 登高辞(解释):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时事的忧虑和不满的诗。
- 九月九日兮,登高何为。(注释)”九九重阳节”,即重阳节。”登高”,指在节日里登高远望,抒发感慨之情。
- 古有此语兮,吾未暇论其是非。(注释)”古人也有这样的议论”,”我还没有时间去讨论它的是非曲直”。
- 菊花黄兮茱萸紫,二花此时还斗开。(注释)”菊花黄”,”茱萸紫”,分别指秋天里盛开的菊花和茱萸。”斗开”,形容两花争相开放的景象。
- 花满握兮酒满杯,人人欲上高楼台。(注释)”花满握”,”酒满杯”,形容人们欢乐的心情。”人人欲上高楼台”,指人们纷纷登上高楼观赏美景。
- 我与世人虽异好,此时亦难平襟怀。(注释)”我和世人有不同的喜好”,”虽然如此,但我也难以平息心中的波澜”。
- 因思雕虫篆刻事,此文乃是儒之灾。(注释)”因为想到雕刻文字的事情”,”这篇文章是对儒家思想的抨击”。”此文乃是儒之灾”,”这篇文章被认为是儒家的灾难”。
- 如今此灾亦可避,不辞万里登崔嵬。(注释)”现在可以避免这种灾难”,”不辞万里登崔嵬”,表示诗人愿意不惜千里迢迢攀登高山。
- 其如此物避不得,但恐积蠹伤良才。(注释)”这种物品无法回避”,”但是恐怕它会积累蛀虫损害优秀的人才”。
- 是以天下美璞少,甚于矛戟戕琼瑰。(注释)”因此天下优秀的玉石很少”,”甚至比矛戟伤害珍贵的珠宝还要严重”。
- 纵有美璞直万镒,埋之尘土何由来。(注释)”即使有价值连城的玉璞”,”但它埋藏在泥土中又从哪里得到呢?”。
- 圣朝有意去灾害,愿将此物为渠魁。(注释)”皇上有意消除这些灾害”,”我希望把这些东西作为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