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者华阳公,熊轼始西还。
不断吴松江,但取江中山。
千岩与万壑,归置函丈间。
白云生宴坐,青壁照苍颜。
高标可想见,逸驾难追攀。
公孙喟然叹,顾我敢自闲。
要兴故老家,再立清朝班。
结绶思登畿,弃繻行入关。
嗟予忝父客,送子亦涕潸。
愿谨视风水,鱼龙多神奸。
【注释】
- 往者:过去。华阳公:指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道教思想家、书法家。李白曾因受诬陷而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后又返回故乡,故称“华阳公”,又因其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自称为“华阳之君”。熊轼:《诗经·小雅·鹿鸣》中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之句,后遂以“熊轼”指宴请客人。西还:指回朝。
- 吴松江:即吴松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位于今天的安徽省池州市境内。江中山:指庐山。山势高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函丈间:指居室宽敞,可以容纳许多物品。函,古代一种盛放文书或食物的竹筒。
- 千岩与万壑:形容山峦重叠,峰回路转的景象。
- 白云生宴坐:指坐在室内,观赏着窗外的白云飘荡,如同置身仙境。
- 青壁照苍颜:形容室内装饰古朴典雅,墙壁青翠欲滴,阳光洒在脸上,使人显得年轻有活力。
- 高标可想见:形容人志向高远,品格高尚。
- 逸驾难追攀:形容人的风采非凡,难以追赶和模仿。
- 公孙喟然叹:指公孙瓒感叹自己的遭遇。公孙瓒是东汉末年的名将,曾任冀州牧,后因得罪董卓而被杀害。他感叹自己的遭遇,表示对曹操的忠诚。顾我敢自闲:意为我不敢放松警惕,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 要兴故老家:指要为国家复兴出力。再立清朝班:指重新获得朝廷的信任,再次担任官职。
- 结绶思登畿:指佩戴官印时,想到能够为国家效力而感到自豪。弃繻行入关:指放弃个人利益,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奔赴边疆。
- 嗟予忝父客:意为我为父亲所困,无法自由行动。涕潸:流泪的样子。
- 愿谨视风水:意为希望小心地观察风水,避免受到不良的影响。鱼龙多神奸:指世间善恶交织,难以分辨清楚。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五年(746),当时李白正在长安任职。这首诗是送宇文安赴吴郡(今属浙江)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李白对宇文安的美好祝愿和深厚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形势。
首联写李白与宇文安分别的情景。华阳公是李白的自称,熊轼则是古代的一种礼器,此处用以比喻宇文安即将离开长安,回到江东。李白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自己对宇文安的祝福和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宇文安将在江东建立功业,成为一代名臣。
颔联写李白送别宇文安的场景。李白站在船头,眺望着波涛汹涌的吴松河。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离别的伤感。这一联描绘了李白送别时的壮阔景象,也表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颈联写李白送别宇文安时的心情和感受。千岩万壑象征着自然景色的壮丽和复杂多变。李白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宇文安将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最后一句“归置函丈间”则进一步强调了李白的祝愿和期待,希望宇文安能够在仕途上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尾联写李白对宇文安的鼓励和劝勉。李白希望宇文安能够坚守本心,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同时,他也告诫宇文安要谨慎行事,注意防范各种风险和诱惑。这一联体现了李白对朋友的关心和期望,也展示了他的智慧和胸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李白的豪放情怀和深邃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起伏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