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悦齐王竽,莫听蒉桴声。
口甘秦人炙,莫采首阳苓。
沈酣自壮岁,昏塞况暮龄。
谁能悟此理,知几如穆生。
何须著胸中,云梦一芥蒂。
要当空所有,为彼亦过计。
惟思半岭云,野老肯分似。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第一句“耳悦齐王竽,莫听蒉桴声”,意思是耳朵喜欢齐国的音乐,就不要去听蒉桴的声音。这里的“蒉桴”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而“齐王”则是指战国时期的齐威王。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一种对名利的追求,但同时提醒人们不要被名利所迷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二句“口甘秦人炙,莫采首阳苓”,意思是嘴巴喜欢吃秦地的烤肉,就不要去摘取首阳山上的茯苓。这里以秦人和首阳山为象征,暗示人们应该远离权力和地位的诱惑,保持清高节操。
第三句“沈酣自壮岁,昏塞况暮龄”,意思是沉迷于年轻时的快乐时光,却不知道晚年的困顿和迷茫。这里的“沈酣”指沉溺于某种状态或心境,“昏塞”则表示迷失或困惑。这句诗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及时行乐。
第四句“谁能悟此理,知几如穆生”,意思是谁能够理解这个道理呢?就像庄子一样,知道生命的道理。这里的“穆生”指的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庄周,他善于观察自然规律,提出了许多深刻的哲学思想。这句诗强调了人生哲理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追求智慧和真理。
第五句“何须著胸中,云梦一芥蒂”,意思是何必把心中的事情放在心上,就像云梦泽中的一粒小沙粒一样微不足道。这里的“云梦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今天湖北、湖南两省交界处。这句诗表达了放下执着和烦恼,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态度。
第六句“要当空所有,为彼亦过计”,意思是应当拥有一切在心外的事物,不必为它们过度担忧。这里的“过计”是指过度的忧虑和担心。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的人生态度,告诫人们要放下贪欲和执念,以宁静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第七句“惟思半岭云,野老肯分似”,意思是只思念那半岭上的白云,野外的老者也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这里的“野老”指的是隐居山林的隐士,“分似”则表示理解或领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