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古建国,远自蚕丛来。
吾敢怪鳖灵,人有化牛哀。
惟爱老翁井,苏仙手所开。
乘轺难少留,门前厩吏催。
愧子远相送,同把岩下杯。
至今梦见之,石壁青崔巍。
岂伊四座客,能屈一世才。
去者不可招,至者不可推。
师永锡少年外出,通义的诗回来后我用其韵。伯浑曾送我到下岩。
益州是古国,远自蚕丛来。
我敢怪鳖灵,人有化牛哀。
惟爱老翁井,苏仙手所开。
乘轺难少留,门前厩吏催。
愧子远相送,同把岩下杯。
至今梦见之,石壁青崔巍。
岂伊四座客,能屈一世才。
去者不可招,至者不可推。
【注释】
- 师永锡:唐代诗人;通义:师永锡的朋友。
- 桑弧:指鲁僖公娶宋女,宋襄公以礼让宋公,被讥为“执桑弧”而“失大援”。
- 蚕丛:相传蜀王蚕丛始建国号为蜀,在今四川一带。
- 化牛哀:传说中,鳖灵(即鳖喜)在岷江边看到一头牛,就把它吃了。后来,牛变成一条龙,鳖灵骑龙升天。
- 苏仙:指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又号谪仙人。
- 乘轺:古代官吏乘着小车出行。
- 门吏:守门的人。
- 愧子:惭愧你。
- 石壁:山石上的洞穴,这里指李白居住的地方。崔巍:高耸的样子。
- 屈一世才:使世人折服自己的才能。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当时李白从蜀地流放夜郎途中经渝州(今重庆),与友人师永锡相遇,师永锡写了这首诗赠别。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李白的敬仰之情。
首联点出题意,表明自己此次出外是为了求仕,但因种种原因不能如愿,所以写诗寄给朋友。
颔联写友人送行时的情景,赞扬了伯浑的高尚品德,也表达了自己对伯浑的喜爱之情。
颈联写友人送行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对李白的敬仰之情。
尾联写友人送行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对李白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