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瞻岩閟客,内涤邪垢魂。
赐臣登绝顶,一览神秀原。
万壑射窈窕,三坛矗嶙峋。
莽不睹项领,何能穷䏶跟。
稍稍指凫绎,依依数亭云。
松列大夫爵,骡识将军坟。
琐屑涧花丽,霏微崖药薰。
广大良有以,奇险安足论。
瑰诡有形上,颓然德弥惇。
得无希夷子,傲世逃深蓁。
亦有黄冠士,相对如麖麇。
此曹啮草木,语道良未闻。
解榻坐中观,洗心驰大钧。
形气要得一,不然随物泯。
是事亦姑置,幽寻聊可勤。
初疑无字碑,莹洁谁敢文。
又怪玉女井,高绝何由奫。
俯穿斗仙岩,鸟下天壁垠。
侧度五贤堂,熊经背逡巡。
剑石危数履,女萝柔屡扪。
挥斥八极远,风来袂轩轩。
寥廓自无梯,犹疑天可宾。
阴谷不敢视,恐落魑魅群。
安得遂独往,身如黄鹄翻。
周流遍五岳,采掇芝英繁。
即欲憩圆峤,或当止昆崙。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作品,名为《谒岱祠即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愿瞻岩閟客,内涤邪垢魂。
赐臣登绝顶,一览神秀原。
万壑射窈窕,三坛矗嶙峋。
莽不睹项领,何能穷䏶跟。
稍稍指凫绎,依依数亭云。
松列大夫爵,骡识将军坟。
琐屑涧花丽,霏微崖药薰。
广大良有以,奇险安足论。
瑰诡有形上,颓然德弥惇。
得无希夷子,傲世逃深蓁。
亦有黄冠士,相对如麖麇。
此曹啮草木,语道良未闻。
解榻坐中观,洗心驰大钧。
形气要得一,不然随物泯。
是事亦姑置,幽寻聊可勤。
初疑无字碑,莹洁谁敢文。
又怪玉女井,高绝何由奫。
俯穿斗仙岩,鸟下天壁垠。
侧度五贤堂,熊经背逡巡。
剑石危数履,女萝柔屡扪。
挥斥八极远,风来袂轩轩。
寥廓自无梯,犹疑天可宾。
阴谷不敢视,恐落魑魅群。
安得遂独往,身如黄鹄翻。
周流遍五岳,采掇芝英繁。
即欲憩圆峤,或当止昆仑。
译文:
我渴望看到这座山(岱)中的庙宇,内心洗净世俗的污垢和杂念。
皇帝赏赐我登上山顶,可以俯瞰那壮丽的神秀景色。
山谷间万壑争流,仿佛在向天空射出一道道优美的线条;三座祭坛屹立如山,显得峻峭而奇特。
那些杂草丛生的地方,怎么能让我找到前进的道路呢?
慢慢地,我指向了那些凫绎山的方向,它们像几缕轻柔的云雾一样,围绕着我的思绪。
松树排列成大夫的尊位,骡马能够识别出将军的墓地。
涧边的花草虽然琐碎,但芳香扑鼻;山崖上的草药虽然微小,却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大自然的广大无边,自有它存在的理由;奇峰险壑,自然不必多言。
那些瑰丽奇异的山峰,似乎都向上生长;然而,它们却是那么地颓废不堪,它们的美德反而更加深厚。
莫非是那位传说中的希夷先生,他骄傲地避开世俗,逃避那深不可测的黑暗森林。
还有一些道士,他们就像一群鹌鹑聚在一起,相互依偎着。
这些道士们啃食着草木,他们的教义我从未听闻过。
当我坐在殿堂里的床榻上时,我会解开衣服坐下观看,让心灵得到净化并驰骋于天地之间。
要想真正了解天地之间的奥秘,必须要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否则就会随着万物消失殆尽。
这些事情暂且放在一边吧,我愿意在深深的山林中寻找自己的寄托和乐趣。
一开始,我觉得这座山上没有文字记载的碑刻,谁又能在上面书写呢?
又觉得那座玉女井太奇特了,它怎么会如此高耸入云呢?
向下一看,可以看到通往斗仙岩的路径,鸟儿从天边飞下来停在悬崖的边缘。
侧视过去,可以看见五贤堂的轮廓,那些修行的人在那里盘腿打坐。
剑石之巅有几人行走,女萝缠绕在他们的身上。
我挥舞衣袖,将八极远的天地都抛在脑后。
抬头望去,天空空旷辽阔,好像连梯子都不存在了,我仍然怀疑自己能否进入仙境享受自由。
在阴暗的地方也不敢看,恐怕会被那些鬼怪所吞噬。
如何才能独自前往那里去欣赏美景呢?如果我能够像一只黄鹄那样展翅高飞该多好啊!
我要到五岳之中游历一番,采集各种珍奇的草药。
我想在这里休息一下,或许应该停留在昆崙山那里。
赏析:
这首《谒岱祠即事》是王维游览泰山时所作,描绘了他在岱庙游览时的所见所感。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境界的向往。
诗中“愿瞻岩閟客,内涤邪垢魂”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泰山崇高地位的敬仰之情。泰山被视为五岳之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想要洗涤心灵、去除杂念的愿望,希望借助泰山的威严之力来净化自己的精神世界。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登临泰山的过程及所见的自然景观。“赐臣登绝顶,一览神秀原”展现了泰山之高、景色之美,让人感到震撼。“万壑射窈窕,三坛矗嶙峋”则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以及其独特的地理形态。诗人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对泰山雄伟壮丽景色的赞叹之情。
在接下来几句中,诗人继续描写了泰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莽不睹项领,何能穷䏶跟”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泰山深邃历史的好奇。“稍指凫绎,依依数亭云”,则是描绘了泰山脚下的景色,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此外,诗人还提到了一些与泰山有关的古迹,如“松列大夫爵,骡识将军坟”,通过对这些古迹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泰山的历史底蕴和神秘色彩。
在最后几联,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解榻坐中观,洗心驰大钧”体现了诗人通过静坐观赏自然景观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形气要得一,不然随物泯”则强调了把握事物本质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才能不被外界所影响。“是事亦姑置,幽寻聊可勤”则表明诗人对于这种静谧的探寻是值得的,尽管有些事情暂时被搁置一旁,但他愿意在其中不断寻找和探索。
全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