澒洞风尘莽未明,天翻地覆劫将盈。
翠华海上知何似,白首山中空自惊。
哭向莺花非世界,梦迷弓剑绕皇陵。
谁知薇蕨同杯酒,为酹兴亡终古灵。

这首诗是唐代李商隐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对国家兴衰成败的感慨。

诗句释义:

  1. 即事 - 指眼前的事物,此处可能指的是国家的形势。
  2. 澒洞 - 形容风尘滚滚、混乱不堪的景象。
  3. 天翻地覆 - 形容天地颠倒,形势动荡不安。
  4. 劫将盈 - 暗示着国家即将面临的灾难或危机。
  5. 翠华 - 古代皇帝出行时所乘的车辆,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的车驾。
  6. 知何似 - 表示对皇帝车驾下落的猜测或疑问。
  7. 白首山中空自惊 - 暗示着作者在山林中的孤独和无助感。
  8. 哭向莺花非世界 - 指在莺歌燕舞的美景中,作者却感到悲伤和失落。
  9. 梦迷弓剑绕皇陵 - 暗示着作者在梦境中看到自己手持弓剑,环绕着皇帝的陵墓。
  10. 薇蕨 - 指野菜,也泛指民间食物。
  11. 同杯酒 - 指与平民百姓一起饮酒作乐。
  12. 为酹 - 指祭祀,酹是一种祭祀用的酒。
  13. 终古灵 - 指永恒的灵魂。

译文:
风尘滚滚,天地未明,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皇帝的车驾不知去向,我只能在山林中独自悲伤。在美好的景致中,我却感到悲伤失落。我在梦中见到手持弓剑的人围绕着陵墓,这让我深感悲痛。我知道我无法与平民共享欢乐,只能在酒宴上为亡灵祈祷,希望他们能够安息永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当时国家形势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成败的担忧。诗人以风尘滚滚、天地未明的景象开篇,描绘出国家正处于危机之中的画面。接着,诗人运用了“天翻地覆”、“劫将盈”等词语,强调了国家的动荡不安。在这部分,诗人通过对比“翠华海上”和“白首山中”,表达了自己在国家危难时刻的孤独和无助。最后,诗人以“哭向莺花非世界”和“梦迷弓剑绕皇陵”结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英雄的怀念。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