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曲朱阑瞰碧虚,淡烟秋水接平芜。
展开风月添诗料,装点江山归画图。
举足便堪驰驷马,折腰何必问双凫。
当年庾亮今还在,定约楼前醉一壶。
【注释】
- 六曲:指楼的四周有六条曲折的道路,朱阑:红色的栏杆。
- 瞰碧虚:俯瞰碧空。
- 淡烟秋水接平芜:淡淡的烟雾和秋天的水色相接,覆盖在平原上。
- 风月添诗料:风、月增添作诗的材料。
- 装点江山归画图:点缀着江山如同绘画。
- 驰驷马:驾车如驰。
- 折腰何必问双凫:弯曲腰身不必问什么。
- 定约楼前醉一壶:约定在楼上饮酒畅饮。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远望抒怀的七言律诗。全诗写景抒情,意境开阔,语言流畅,韵味悠长。诗人以楼为主体,以楼为景,以景为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闲适情趣。
“登楼晚望”,诗人登上高楼,放眼望去,只见楼外景色,美不胜收。
首联写远景,“六曲朱阑瞰碧虚”,写楼阁四周环绕着曲折的道路,红色的栏杆俯瞰着苍茫的天空。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登高远望所见之景,通过“朱阑”和“碧虚”两个词组的使用,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图画。
颔联则写近观,“淡烟秋水接平芜”,描绘了一幅秋水连天、平野千里的画面。诗人用“淡烟”来形容天空中飘渺的云雾,用“秋水”来比喻远处连绵的山峦,用“平芜”来描述广袤无垠的田野。这些词语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秋日的山水画面,而且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情怀。“展开风月添诗料,装点江山归画图。”这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观与诗意融为一体,使读者仿佛能够看到诗人笔下的美景。他不仅仅是在欣赏自然之美,更是在从中汲取灵感,为自己的诗歌创作增添素材。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之情。“举足便堪驰驷马,折腰何必问双凫。”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只要我随意行走,就可以像骏马一样疾驰;而不必去询问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登高抒怀之作,诗人通过登楼远眺的方式,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留恋。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