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囷未必将军喜,五斗难消令尹愁。
若使渊明逢鲁肃,折腰应到脚跟头。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全诗的理解和赏析。注意要结合注释,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千囷未必将军喜”,意思是说:堆积如山的谷仓未必使将士们高兴。千囷,指粮仓很多。“将军”是泛指将领。“五斗难消令尹愁”,意思为:五斗俸禄难以消除一位令尹的忧愁。令尹是官名,古代楚国的最高长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大臣。五斗,这里指微薄的俸禄。“若使渊明逢鲁肃,折腰应到脚跟头”,这是说:如果陶渊明遇到鲁肃,那么他一定会像鲁肃那样,弯腰俯首地接受任命。渊明,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的大诗人,曾任江州刺史。鲁肃,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人物,与孙权共定江东,后随周瑜破曹操于赤壁,又曾与刘备相约联合抗曹,但终因受权臣排挤而遭谗言被贬,投江而死。
【答案】
译文
堆积如山的粮食仓库不一定会使将士们高兴,区区五斗俸禄也难以解除一位令尹的忧虑。倘若陶渊明遇到鲁肃,那么他一定会像鲁肃那样,弯腰俯首地接受任命。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感慨时事,抒发怀才不遇之叹。开头二句,诗人以一个疑问作起兴,提出一个问题:“千囷未必将军喜,五斗难消令尹愁”,意思是说:堆积如山的谷仓未必使将士们高兴,区区五斗俸禄也难以解除一位令尹的忧愁。千囷,指粮仓很多。将军,泛指将领。五斗,这里指微薄的俸禄。
中间二句紧承上文而来,进一步申发议论,指出“将军”和“令尹”都是身居高位者,他们的忧思是值得同情的。这两句诗中包含有这样一层意思:他们之所以感到忧思,是因为身负重任,肩负着天下苍生的希望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所以才会忧心忡忡。
最后两句是诗人设想的结尾。诗人把陶渊明和鲁肃相提并论,认为如果陶渊明遇到鲁肃,那么他一定会像鲁肃那样,弯腰俯首地接受任命。这里的陶渊明是指陶渊明这样的隐士。鲁肃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人物。
在这首七绝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典故,用典含蓄蕴藉,既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也增加了诗句的表现力,更增添了诗句的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