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辰临远日,祖奠彻中楹。
寒月铭旌影,霜风晚铎声。
夜台无晓日,泉路断回程。
已矣生前事,空劳问代耕。

【注释】

①周祖文:即周弘正,南朝梁诗人。

②蠲辰:天赦之日,指皇帝颁布大赦的命令。

③祖奠彻中楹:指祭祖仪式结束撤去中柱上的祭品。

④寒月铭旌影:在月光照耀下,旌旗的影子显得十分清晰。

⑤霜风晚铎声:指秋天夜晚的风声,如钟鼓般响亮。

⑥夜台:指墓地或灵堂。晓日:早晨的阳光。

⑦泉路:指死者所去的道路。代耕:替死者耕种田地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追忆先人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祭祀先人的场面,表现了作者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蠲辰临远日,祖奠彻中楹”,写祭祀仪式即将开始,皇帝颁布了大赦令。诗人以“蠲辰”二字点明时日,表明这是皇帝颁布大赦令的日子,暗示出这次祭祀的庄重和隆重。接着,“祖奠彻中楹”,写祭祀仪式已经进行到中段,祭祀者将祭品撤去中柱上,以此表示对先人的敬意和缅怀。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祭祀仪式的场景,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

颔联“寒月铭旌影,霜风晚铎声”,进一步描绘了祭祀现场的情景。诗人以“寒月”、“霜风”两个意象,描绘出了祭祀现场的清冷与凄美,使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同时,“晚铎声”这一细节也增添了诗歌的韵味。

颈联“夜台无晓日,泉路断回程”,则是直接描写祭祀现场的最后场景。诗人以“夜台”和“泉路”两个意象,描绘出了祭祀现场的凄凉与寂寥。同时,“无晓日”一词更是将这种凄凉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末联“已矣生前事,空劳问代耕”,则是诗人对先人的一种悼念之词。诗人以“已矣”二字表达了对先人的哀思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生死的无奈。而“空劳问代耕”则是一种无奈的叹息,表达了诗人对于先人的深深怀念。

这首诗以祭祀先人为线索,通过对祭祀现场的描述,以及对于先人的怀念之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无常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