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仪作楚奏,庄舄吟越声。
土风固尔殊,心事终当明。
韶濩久不伦,矧复英与茎。
正声何寥寥,淫哇鸣纵横。
世有知音人,恻恻闻若惊。
抱器入河海,泯默怀幽贞。
掩泣望西狩,素王不复生。
怆然鼓一曲,聊以舒此情。
一鼓草木震,再鼓山岳清。
我耳非子期,顾我一再倾。
何当登斯堂,酌酒歌鹿鸣。
【注释】
1.金华:今浙江省中部。方韶卿:名韶,字子韶,唐人,曾任翰林学士。在雅堂:即在方韶卿的书房。
2.钟仪:晋朝时为晋王司马炎所囚,作楚奏:作楚辞。
3.庄舄: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入吴为奴,故后人以“庄舄”借指失意之人。
4.土风:指各地的风俗习惯。
5.淫哇:庸俗的歌谣。
6.知音人:能赏识自己才华的人。
7.恻恻(cè):悲伤的样子。
8.抱器入河海:抱着才能像器物一样被埋没的志向进入河海。
9.泯默怀幽贞:默默无闻而心怀高远之志。
10.掩泣望西狩:掩面哭泣而望西天。
11.素王:古代指周文王,这里比喻贤明的君王。
12.怆然:悲怆的样子。
13.鼓曲:古代一种乐器,这里指音乐。
14.斯堂:此房舍。
【译文】
钟仪作了楚辞,庄舄唱了越歌。
地方风俗本来就不一样,心里想法终究要明白。
韶乐久已不伦次,何况又英与茎?
高雅的乐曲哪里还有?世俗的淫声却响成一片。
世上有赏识自己的人,我听到就感到忧伤。
怀抱才能如器物一般被埋没,沉默不语心怀高远之志。
含泪望着西边打猎,贤明的君王不再出现。
悲愤之下弹奏一曲,聊以抒发这种情意。
一鼓能使草木震动,再鼓能使山岳清明。
我的耳朵不是子期,只是一再倾倒罢了。
何时能登上这个厅堂,斟酒吟唱鹿鸣诗。
【赏析】
这是一首感时伤世、自叹怀才不遇的诗篇。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异乡他乡的艰难处境和对朝廷用人的不满,表现了他对当朝政治腐败、人才无用的强烈批判。全诗结构严谨,感情沉郁悲壮。
首联“钟仪作楚奏,庄舄吟越声。”两句写异域他乡之苦。钟仪是春秋末年楚国大夫,因见郑国君主被俘而作《凯风》诗;庄舄是战国时越王勾践的臣子,因见吴君夫差被囚于甬东而作《履霜操》。这两句借用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在外地的艰辛生活和孤独凄凉的境况。
颔联“土风固尔殊,心事终当明。”两句写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来强调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表明自己始终不改初衷。
接下来四句“韶濩久不伦,矧复英与茎。”“正声何寥寥,淫娃鸣纵横。”写朝廷用人不当、社会风气败坏。诗人认为,自古以来的圣明君主都重视礼乐教化,然而如今朝廷却弃置贤良,让小人横行霸道,导致社会风气日益败坏。这些现象使得诗人深感痛心疾首。
颈联“世有知音人,恻恻闻若惊。”诗人感叹自己虽怀大才,但却无人赏识,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内心的痛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悲愤之情。
尾联“抱器入河海,泯默怀幽贞。”两句诗人表示自己怀才不遇,但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同时,诗人还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赏识自己的知音,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首诗语言简练、感情深沉、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怀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