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尼凿一塔,杳在碧云端。
舍利夜光现,君须正眼观。
【注释】
1)“神尼”:指佛家称修行得道的高僧。
2)“凿”:雕刻。
3)“碧云”——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4)“舍利子”:佛教用语,意为佛像的结晶体,也泛指佛教徒的遗骨。
5)“正眼”——佛教用语,意谓直视,不邪见;亦为佛家语,谓能以清净心观察诸法,如观自在菩萨之正见。
【赏析】
钱塘西湖,自古以来就有“人间天堂”之美誉,是游览胜地,也是诗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历代文人骚客留下了不少赞美西湖的诗篇。杨公济的《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的诗,其中第五十九首题为“神尼塔”,是一首咏赞西湖美景的诗。
“神尼”即神尼寺,位于杭州孤山北麓的西泠印社旁边。该寺创建于唐代,原址在孤山西麓下,后移至现址,建有大殿、天王殿、大悲殿等建筑。据《武林旧事·西湖游赏》记载,北宋大文豪苏轼曾在此与友人作诗饮酒,并赋《西泠春雨》。
这首诗中,杨公济用简洁的文字描绘了西泠印社的神尼塔。他写道:“神尼凿一塔,杳在碧云端。”这句话的意思是,神尼寺建造了一个塔,这座塔矗立在碧云端上,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杨公济继续描述道:“舍利夜光现,君须正眼观。”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座塔里供奉着佛陀的舍利,这些舍利在夜晚发出耀眼的光芒。如果你想要真正欣赏到这些舍利的美丽,就需要用一颗纯净无瑕的心来观察它。
整首诗通过对神尼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佛法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真理的追求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