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泛榴花来洞口,鹿迎樵客到仙家。
【注释】
洞口:山间的小道入口;仙家:指仙境。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绝句。前二句写水泛榴花,后二句写樵客迎鹿入仙家。全诗以水泛来,鹿迎去为线索,写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画中有诗”的水墨丹青,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韵味。
水泛榴花来洞口,鹿迎樵客到仙家。
【注释】
洞口:山间的小道入口;仙家:指仙境。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绝句。前二句写水泛榴花,后二句写樵客迎鹿入仙家。全诗以水泛来,鹿迎去为线索,写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画中有诗”的水墨丹青,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韵味。
【解析】 本首诗描写阆州山水美景,全诗写景抒情,意境清雅。“阆州苍翠与云齐”意思是“阆州的山青翠欲滴,和天上的云朵一样高远”,“苍翠”是形容词,指山上的绿色植被;“云齐”即与天接,指云与山连在一起,浑然一体。“阆水连城碧渺弥”的意思是“阆州的河流连接着城市,水面碧绿清澈而看不到边沿”。 “苍翠”为名词。“与云齐”为动词短语,意为:与……齐平。“阆水”为代词,代指“阆州之河”
注释:扇子轻轻摆动着,宫女的罗衣浸湿在床上,湘妃晚上洗澡试穿红妆。 月光洒满栏杆,难以入睡,风露侵袭着我整个头部感到凉意。 赏析:诗中以宫娥为题,描绘了一幅晚浴图,生动地表现了宫廷生活之奢侈、之豪华。诗人用“飐”写风,以“难成梦”点出月圆人不圆,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咏物佳作
【注释】 山:指庐山。 秀云成叶:指庐山云雾,变幻莫测,犹如树叶。 江湍浪作花:指长江水急,浪涛汹涌,犹如花朵般绚丽多姿。 【赏析】 此诗描绘了庐山的秀美景色和壮丽风光。首句写山上的云彩变幻莫测,犹如树叶一般,给人以神秘之感。次句写江水的湍急,浪花飞溅,宛如盛开的花朵,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画面。全诗通过对庐山的自然景观进行细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陵山载酒,泗河扬柁,尊前折尽将离。 - 译文: 在山巅载满美酒,泗河畔扬起航舵,在宴席上尽情畅饮,准备告别。 - 注释: “陵山载酒”可能指的是登山饮酒的场景,表达一种对山的热爱和对自然风光的享受。“泗河”可能指的是泗水河流,是古代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扬柁”则是指扬起船舵,可能是在准备启程或是告别。“尊前”指宴席之上或酒杯旁。“将离”则表达了即将离别的情绪。 2.
诗句释义: 白衣苍狗又何频。 岂是随风情性。 译文: 春天的景色在江头,天上的浮云却无法依靠。 那些被世人称为“白衣苍狗”的事物,为何频繁地出现? 难道只是随波逐流、随风变化?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抒发情感。上阕描绘了春天的江头和天上的浮云,下阕则对那些被世人误解为“白衣苍狗”的事物进行了质疑。整首词语言优美,意象生动,充满了浓厚的诗意。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赏析】 此词是作者送别友人的一首词。全词以景起,以景结,中间写景抒情兼而有之。开头“飞雨一番,杜宇数声,东君又回”,点明了季节和时令;“对花垂粉泪,舟移洛浦,柳眉颦黛,马走章台”,则写送别时的情景;“南架海棠,北窗红药,都是当年手自栽”,写当年栽种时的情谊;“伤离别,想今朝去也,明日重来”,写别离后的感伤之情;“轩车且莫相催,待细把衷肠诉此怀”,劝慰友人不必匆匆离去,留步细诉衷肠;“这画阑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