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哉过县尹,德政是吾师。
万事无锋颖,一心惟孝慈。
家贫因客冗,发白为民饥。
谁刻前山石,令人去后思。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贤哉过县尹,德政是吾师。
- 注释:贤哉(贤明的官员),过县尹(即剡县的县尹)。
- 译文:真是一位贤明的官员啊,他的美德和仁政是我学习的榜样。
- 万事无锋颖,一心惟孝慈。
- 注释:万事无锋颖(意指没有锐利的攻击或者锋芒),一心惟孝慈(一心一意地孝顺仁慈)。
- 译文:对于世间的一切事情,我不再追求锋利和尖刻,而是一心向孝顺和慈爱发展。
- 家贫因客冗,发白为民饥。
- 注释:家贫(贫穷的家庭), 因客冗(客人众多而忙碌), 发白(头发变白), 为民饥(为百姓饥饿)。
- 译文:因为我家中贫困,而且有过多的访客(客),使得我的头发变白,为了百姓的生活困苦感到忧虑。
- 谁刻前山石,令人去后思。
- 注释:谁刻(刻在岩石上的意思), 前山石(指的是刻在山上的石头), 令人去后思(让人在离开之后还会怀念)。
- 译文:谁能刻下这样的诗句,让人们在离去后还能思念?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官员对于自己职责的认识和反思。诗中的“贤哉”和“德政”体现了作者对优秀官员的赞赏和学习的意愿;而接下来的部分则揭示了这位官员的心境转变,他不再追求个人的权力和利益,而是转而关注社会的整体福祉和人民的疾苦。这种心态的转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责任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同时,诗中的“家贫”、“客冗”等词语也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现实状况,可能反映出诗人对那个时代的不满或批评。最后一句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升华,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以及他们的付出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