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营此草堂栖,施饰名园百卉齐。
曾学子真耕谷口,今容摩什老山西。
龙台日上千峰出,雁塔云生一径迷。
知有岭猿犹在否,使君高卧莫教啼。
《和程公辟游宿猿洞二首·几年营此草堂栖》是南宋诗人陈襄的一首诗作。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 诗的第一句:“几年营此草堂栖”
- 注释:这句意为多年来一直在这里经营着这间草堂,栖居。营,经营,指建设或营造。
- 赏析:通过“营此草堂栖”,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这里不仅是居住地,更是诗人情感寄托之所。
- 诗的第二句:“施饰名园百卉齐”
- 注释:这句意思是装饰了这座美丽的花园,各种花草竞相开放。施饰,装饰,指美化或修饰。
- 赏析:通过“施饰名园百卉齐”,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象,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诗的第三句:“曾学子真耕谷口”
- 注释:这里的“子”指的是学生,真耕则是指真正从事农耕活动。谷口,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曾经在这个地方学习和耕作。
- 注释:这句意指曾在此地学习耕种,现在则已老迈,只能生活在山西的老地方。
- 赏析:通过这句“曾学子真耕谷口”,反映了诗人年轻时的勤奋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一种无奈和淡然。
- 诗的第四句:“今容摩什老山西”
- 注释:这里的“摩什”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别称或者一种象征性的存在。老山西,指诗人现在生活的地方,山西。
- 赏析:这句表明诗人已经年迈,如今只能在山西的老地方度过余生。这种表达方式既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 诗的第五句:“龙台日上千峰出”
- 注释:龙台,可能是诗人的别号或地名,千峰出则是形容山峰众多且壮观的景象。
-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 诗的第六句:“雁塔云生一径迷”
- 注释:雁塔,古代佛教圣地之一,位于陕西西安。此处借指佛教文化或宗教场所。云生一径迷,形容云雾缭绕,道路模糊不清,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 赏析:这句通过描述雁塔周围的自然景观,营造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人生经历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也透露出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淡然与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