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深无百尺泉,白龙奋蛰已多年。
谁知此物能云雨,常济山南万顷田。
诗句原文:
水洞深无百尺泉,白龙奋蛰已多年。
谁知此物能云雨,常济山南万顷田。
注释解释:
- 水洞(水石洞穴):指的是竹陵善权洞,一个自然形成的地下洞穴,其内部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各种矿物质。
- 百尺泉:形容水洞中的泉水从很高的地方涌出,形成壮观的瀑布。
- 白龙(神话生物,代表水):这里用来形容洞穴中水流如龙般蜿蜒流淌。
- 奋蛰(奋力苏醒或开始活动):形容龙在冬眠后醒来,准备开始它的生命周期。
- 云雨(自然界的云彩和雨水):比喻洞穴中的水能够滋润万物,如同大自然的恩赐。
- 济(帮助): 指水对农田的灌溉作用,确保农业的丰收。
赏析:
薛季宣通过对竹陵善权洞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自然力量的赞美。首句“水洞深无百尺泉”,描绘了洞穴的宏伟与深远;第二句“白龙奋蛰已多年”则通过“白龙”这一神话形象,象征着洞穴中的水源源不断地供给着周围的自然环境。第三句“谁知此物能云雨,常济山南万顷田”,更是将洞穴中的水比作能够滋养大地、使庄稼丰收的神物,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感激。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及自然资源的欣赏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