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袍出挂壮禅扉,试问何人达此机。
船子夜来亲下钓,碧潭明月有馀辉。

恩袍出挂壮禅扉,试问何人达此机。

船子夜来亲下钓,碧潭明月有馀辉。

注释:
恩袍:指恩师赠予的官袍,象征着尊贵和尊敬。
壮禅扉:意味着禅师的禅房宏伟壮观。
船子:禅宗六祖之一,唐代僧人,以其独特的修行方式为人所知。
夜来亲下钓:形容船子大师在夜晚亲自垂钓的行为。
碧潭:清澈如镜的池塘。
明月:明亮的月光。
馀辉:余晖,指月光照射到水面上的反射光。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陈襄对定慧超胜长老寄来的《谢紫衣颂三首》之一的赞美。诗的开头“恩袍出挂壮禅扉”,表达了陈襄对长老赠予的官袍的尊重,同时也描绘了禅房宏伟壮观的景象。这里的“壮禅扉”既体现了禅房的庄严,也暗示了禅门的威严。

诗人用“试问何人达此机”引入了对禅机的探讨。这里的“达此机”指的是理解并领悟禅宗的核心思想。陈襄在这里表达了他对禅宗深邃内涵的探求和敬仰。

诗的后半部分“船子夜来亲下钓,碧潭明月有馀辉”则通过船子夜钓和明月的情景,象征性地表达了禅宗的智慧和悟性。这里的“夜来亲下钓”可能是指船子的某种修行方式,而“明月有馀辉”则可能象征着智慧之光普照万物,照亮了人们的心灵。这种描写不仅富有诗意,也深刻揭示了禅宗修行的精神实质。

这首诗通过对恩袍、禅扉、船子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陈襄对禅宗的敬仰和对智慧的追求。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禅宗的深远意境,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诗词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