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南来遗我诗,维摩方丈一伸眉。
不劳言语通消息,夏热春寒各自知。
【注释】
童子:指僧人,也泛指年轻的僧侣。南来:指僧人从南方来。遗我诗:给我寄来诗歌。维摩方丈一伸眉:维摩诘方丈里(即佛家讲学的场所)的墙壁上画着一幅画,画中的维摩诘面带笑容,神态自若,好像在对我说话一样。“一伸眉”是说这幅画好像活起来了一样。通消息:通过书信、诗文等互相传递信息或消息。夏热:夏天的暑气。春寒:春天的寒意。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与友人通信,表达对朋友的问候和思念。诗中用“维摩方丈一伸眉”形容朋友收到信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
首句“童子南来遗我诗”,交代了诗人与友人通信的背景。这里的“童子”指的是年轻人,他们来自南方,把诗歌寄给诗人。“遗我诗”说明诗人收到了朋友的来信。
中间两句“维摩方丈一伸眉,不劳言语通消息,夏热春寒各自知”,描绘了诗人收到信后的情景。“维摩方丈一伸眉”,意味着收到信后,诗人的心情变得愉悦,仿佛看到了维摩诘方丈里的墙壁上画着一幅画,画中的维摩诘面带笑容,神态自若,好像在对我说话一样(维摩诘为印度僧人,曾于魏晋时期来中国讲学)。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墙壁上的画赋予了生命,使整座方丈都似乎在对诗人微笑。接下来,“不劳言语通消息”,意味着诗人并不需要通过言语来传达信息或消息。他通过书信或诗文等方式,就能知道朋友们是否平安,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夏热春寒各自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方位的理解。无论是夏季的炎热还是春季的寒冷,朋友们都能自己感知,无需诗人提醒。
尾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借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以景衬情,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又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