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才先尽,春来酒屡空。
甘为耕钓手,畏作嗫嚅翁。
与罪宁无说,言诗新有功。
不堪须野鹜,似欲吐长虹。

【注释】

(1)答李簿:答谢李簿的诗。李簿,不详何人,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事。

(2)老去才先尽:年纪老了,才能用尽了。

(3)春来酒屡空:春天来了,喝酒经常空了。

(4)耕钓手:耕种钓鱼的人。

(5)嗫嚅翁:说话吞吞吐吐、结巴的老年人。

(6)与罪宁无说:与罪行相比,哪能说得清楚?

(7)言诗新有功:谈论诗,却有新的见解和成就。

(8)野鹜(wù)似欲吐长虹:像野鸭似的,好像要吐出一条长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答谢李簿时写的一篇赠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厚谊。

首联“老去才先尽,春来酒屡空。”点出诗人年老力衰,才华不展。“老去”二字,道出了诗人对人生易逝的感伤。一个“尽”字,透露出一种无奈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对时光飞逝的哀叹。

颔联“甘为耕钓手,畏作嗫嚅翁。”“耕钓手”,指那些辛勤耕作、捕鱼的农民和渔夫,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的所需。而“嗫嚅翁”,“嗫嚅”,形容说话吞吞吐吐的样子,这里借指那些说话结巴的老人。诗人说自己甘愿做耕钓手,不愿做说话结巴的老翁。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既表现了自己对农事生活的向往,也表明自己不愿屈居下流,不愿随波逐流。

颈联“与罪宁无说,言诗新有功。”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抒发了对友人的劝诫。他告诫对方:“与其在罪恶中喋喋不休地辩解,不如说说诗歌的新见解!”这里的“新有功”,是指诗人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新的成果。

尾联“不堪须野鹜,似欲吐长虹。”最后两句借用了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的句子:“高情已入丹青界,落笔还逢紫电挥。”将野鹜比喻成诗人笔下的“长虹”,形象生动,富有诗意,表达了诗人想要一展宏图、大有作为的愿望。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