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起一月忧无禾,瓦鸣三日忧雨多。
书生重口轻肝肾,不如墙角蚯蚓方长哦。
少昊行秋龙洒道,风作万木皆商歌。
病夫强起开户立,万个银竹惊森罗。
人间伟观如此少,倚杖不觉泥及靴。
菊丛攲倒未足道,老境知奈梧桐何。
是事且置当务本,菜圃已添三万科。

译文:

秋雨连绵,尘土飞扬一月担忧庄稼受损,瓦片上滴下雨水三天后担心雨势过大。读书人重文轻武,不如墙角蚯蚓在逆境中成长。少昊掌管秋季时节,风声吹动树木如同商朝的歌声。病弱之人勉强起床去开门迎雨,无数银烛竹子在雨中闪烁。人间美景如此之少,拄着拐杖却浑然不觉泥泞和鞋子。菊花盛开却倾斜不稳,年老体衰只能感慨梧桐树。这些琐事暂且不提,应该专心本职,菜园已经种上了三万株菜苗。

注释:

  1. 尘起:尘土飞扬
  2. 无禾:担心没有收获
  3. 瓦鸣:雨水打在屋顶的声音
  4. 口轻肝肾:比喻读书人轻视武功,轻视体力劳动
  5. 墙角蚯蚓方长哦:比喻在逆境中生存的人
  6. 少昊:古代神话中的北方神灵,主管秋天
  7. 风作万木皆商歌:风吹过树林发出沙沙声,就像商朝时期的乐曲
  8. 银竹:形容竹叶如银般闪烁
  9. 病夫:身体虚弱的人
  10. 倚杖:拄着拐杖
  11. 泥及靴:泥土沾满鞋袜
  12. 菊丛:菊花盛开的地方
  13. 欹倒:倾斜不稳
  14. 梧桐:梧桐树,常用于寓意高洁或悲伤
  15. 是事且置当务本:这些事情暂且不提,应当专注于本职工作
  16. 菜圃:菜园
  17. 三万:泛指很多,表示数量之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首句“秋雨”直接点明主题,描绘了一幅秋雨纷飞、尘土飞扬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期待。第二句通过对比,揭示了诗人对于农作物丰收的担忧,以及对于自然变化的敏感度。第三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人的偏见,认为他们缺乏实际能力,只看重文墨。第四句以墙角蚯蚓为喻,赞美其在逆境中顽强生存的精神。接下来的四句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了秋雨带来的影响。第五句通过风声和树叶的沙沙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第六句将秋天的来临与商朝时期的乐曲相联系,表现了秋雨的悠扬与深远。第七句则通过对比,突出了秋雨给人们带来的困扰。第八句描绘了一个病弱之人在雨中艰难行走的情景。第九句以拄杖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望。第十句借用“菊丛”这一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第十一句则用“老境知奈梧桐何”来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最后两句强调了诗人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的决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秋雨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