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金衣鹤,书落汝水湄。
云霞映道路,中有迎翠诗。
遥知五斗粟,未办买山资。
政要百尺楼,了此浮天眉。
森然诗中画,想见凭栏时。
朝曦与暮霭,百变皆令姿。
君方领此意,簿书何急为。
众手剧云雨,唯山不瑕痹。
当年四老翁,视世轻于芝。
坐令山偃蹇,不受人招麾。
谁欤楼中客,俯仰与山期。
顾要君折腰,督邮真小儿。
因之感我意,故岩归已迟。
便携灵运屐,不待德璋移。
解析
1.诗句与译文对应:
第一句:”西来金衣鹤,书落汝水湄。”
注释:从西边来的使者,穿着金光闪闪的礼服,在汝水的边上。
译文:来自西地的使者,穿着金色的衣服,落在汝水的岸边。
第二句:”云霞映道路,中有迎翠诗。”
注释:云霞映照在道路上,这里有一首迎接翠色的诗。
译文:云霞映照着路旁,这里有一首迎接翠色的诗。
第三句:”遥知五斗粟,未办买山资。”
注释:远远地知道只有五斗米,不够购买山中的生活费用。
译文:我明白只有五斗米的俸禄,买不起山中生活的费用。
第四句:”政要百尺楼,了此浮天眉。”
注释:政治上的要人拥有百尺楼台,这足以让人忘记天上的忧愁。
译文:政治上的要人拥有百尺楼台,足以让人忘却天空中的忧虑。
第五句:”森然诗中画,想见凭栏时。”
注释:诗如画一样清晰,可以想象站在栏杆边的场景。
译文:诗歌如画一般清晰,可以想象站在栏杆边的情景。
第六句:”朝曦与暮霭,百变皆令姿。”
注释:清晨和傍晚的天空,景色千变万化,各有其独特的美。
译文:早晨和傍晚的天空,景色千变万化,各有其独特之处。
第七句:”君方领此意,簿书何急为。”
注释:你正在领会这首诗的意思,为何要急于处理文书工作?
译文:你正好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为何要急于处理文书工作?
第八句:”众手剧云雨,唯山不瑕痹。”
注释:众人的手像云和雨那样忙碌,唯独山没有瑕疵和阻碍。
译文:众人的手像云和雨那样忙碌,唯独山没有瑕疵和阻碍。
第九句:”当年四老翁,视世轻于芝。”
注释:当年有四位老人,看世界如同轻如草芥。
译文:当年有四位老人,看世界轻如草芥。
第十句:”坐令山偃蹇,不受人招麾。”
注释:坐着使山显得高耸而雄伟,不受别人的命令指挥。
译文:坐着使得山显得高耸而雄伟,不受别人的命令指挥。
第十一句:”谁欤楼中客,俯仰与山期。”
注释:是谁在楼中客人,上下观望与山相约。
译文:是谁在楼中客人,上下观望与山相约。
第十二句:”顾要君折腰,督邮真小儿。”
注释:需要君王低头弯腰,督邮真是一个小孩子。
译文:需要君王低头弯腰,督邮真是一个小孩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政治权力的淡泊。诗人以山水为喻,抒发了自己对名利看轻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气——追求权势地位而忽视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