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才丱角,兵卫忽森戟。
十日不汝见,寻丈出咫尺。
隐几观物化,轩奋恣所极。
褰裳欲从之,世事有绳墨。

【注释】

丱:儿童的发髻。潘岳《闲居赋序》有“潘安始总角,韶容满目”之语。

森戟:森严的戟卫。

十日不汝见,寻丈出咫尺:意谓十日不见你,却忽然出现在眼前。不汝见,即“不见”。

几:小桌。物化:事物的变化和变化过程。

轩奋恣所极:指尽情地驰骋、放纵。

褰裳(qiān shang)欲从之:形容心情急切的样子。

世事有绳墨:指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有一定的规矩、准则。

【赏析】

这是一首写少年游春的诗。诗人以少年的视角来观察世界,表现了作者对世界的敏锐感受和天真烂漫的情趣,也透露出他的人生理想与追求。

首句“看笋和潘养大韵”,是说少年看到春天笋儿长得高高大大,感到十分欣喜。“和潘养大韵”四字用典,出自《晋书·潘岳传》。潘岳年轻时很瘦弱,常在院子里挖土培土,后来长成高大健壮,人们称他为“潘郎”,并作歌道:“潘郎既窈窕,又风流,游遨好对于三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看那些竹子长得高高大大的,真叫人高兴。这里用“潘郎”来比喻自己的少年时代。

次句“十日不汝见,寻丈出咫尺”,意思是十天不见你,忽然之间就出现在眼前了。“不汝见”犹言“不见你”。“汝”,代词,我。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已经过去十天没见到你,但你突然出现在我眼前,使我惊喜不已。

第三句“隐几观物化,轩奋恣所极”,意思是坐在小桌上观看事物的变迁。“轩奋”,犹放逸自如,纵情任性。“所极”,犹所趋,所至。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躲在桌子下面观看万物的变化,自由自在地尽兴地玩乐。这两句诗表达了少年的纯真、快乐和自由无拘的心态。

末联“褰裳欲从之,世事有绳墨”,意思是说我想跟着你一起出去游玩,可人世间的事都有一定的规矩和准则。“绳墨”,比喻规矩和法度。这两句诗表达了少年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年轻人的要求和束缚。

整首诗以少年的视角来看世界,表达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揭示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优美清新,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