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塔看明月,寒光度玉绳。
曲堤藏小艇,疏柳见孤灯。
水竹映苔石,岩花缘涧藤。
香云吹散后,猿鹤伴高僧。

【解析】

“倚塔看明月,寒光度玉绳”一句中关键词是“倚”,描绘了作者在高高的塔上,凭栏远眺,凝望明月;“寒光度玉绳”一句中关键词是“寒光”,“玉绳”即指北斗星,此处借喻月亮。“曲堤藏小艇,疏柳见孤灯”一句中关键词是“曲堤”“小艇”,描写了月下曲堤上,有一只小船藏在堤边,疏疏的柳树掩映着一只孤独的灯笼,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水竹映苔石,岩花缘涧藤”一句中关键词是“水竹”“苔石”“岩花”,“岩花”指的是岩石上的花草,此处写出了山岩上草木丛生的景致;“香云吹散后,猿鹤伴高僧”一句中关键词是“香云”,指的是飘渺如烟的云雾,此句的意思是:当夜幕散尽,月光皎洁,一轮明月挂在天际,照得四周一片明亮。这时远处传来阵阵钟声和梵唱,仿佛是那高僧在诵经说法。“高僧”,即僧人,“猿鹤”指山中的猿猴和白鹤,它们在山林间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与高僧为伴,表现出高僧的超脱和宁静。

【答案】

译文:

我倚靠在高塔上看明月,月光穿透寒冷的寒光照亮了天边的北斗七星。曲折的堤岸隐藏了一只小船,稀疏的柳树掩映着一只孤独的灯笼。

水边的竹子映衬着青苔斑驳的石头,山崖上的花儿伴随着山涧的藤蔓。

随着香炉中袅袅香烟的消散,山间的猿猴和白鹤陪伴着高僧,一同修行,过着清静的日子。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登雷峰塔赏月之时,从结构上看,全诗四联,每联五句,共二十句。第一联写诗人在高塔上眺望明月,用“倚塔”二字领起,点明题意;第二联写诗人所见之景,以“曲堤”对仗“长堤”,以“小艇”对仗“大艇”;第三联写诗人所见之景,以“疏柳”对仗“垂柳”,以“孤灯”对仗“明月”,用词精切,意境清幽;第四联写诗人的感受,由月色之美引出僧人之高洁,使诗意更为深远。全诗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流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