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省千林变作瑶,祇知尊酒侍清宵。
大将臣子明忠孝,妙在阴阳验息消。
忆此老仙冲雪去,归欤两袂喜风飘。
岭头故事诗能纪,今古相逢总不饶。

【注释】

1.千林:形容树木繁密。瑶:美玉。

2.尊酒:指酒。

3.大将臣子:指诗人自己。

4.妙在阴阳验息消:指阴阳变化,寒暑交替。

5.老仙:指仙人。冲雪去:指冲风冒雪而去。

6.两袂(mèi):衣袖。喜风飘:指高兴得飘飘然。

7.岭头:指五岭山。故事诗能纪:指诗歌能够记载岭南的故事。

【赏析】

《和徐子融韵》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一首七律,该诗是作者与友人徐子融唱和之作。这首诗通过写岭南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向往自由、追求美好人生的理想。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联:“未省千林变作瑶,祇知尊酒侍清宵。”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夜晚独自饮酒时所见到的景象。诗人没有意识到周围已经变得如同美玉一般的晶莹剔透,只是知道有尊酒陪伴着自己度过一个宁静的夜晚。这里的“千林”指的是树木繁密的地方;“瑶”则是美玉的意思。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着是第二联:“大将臣子明忠孝,妙在阴阳验息消。”这一联进一步描绘了岭南的自然景观。诗人将自然景观比作“大将臣子”,意在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阴阳变化的规律来描绘自然的变化,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而“妙在阴阳验息消”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神奇与美妙之处。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理解,展现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敬仰之心。

然后是第三联:“忆此老仙冲雪去,归欤两袂喜风飘。”这句诗以回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老仙的敬仰之情。诗人想起了那位冲风冒雪而去的老仙人,心中不禁充满了敬仰之情。他感到自己的两袖仿佛都随着那股风吹动起来,仿佛自己也跟随老仙一起去到了那个神秘的地方。这里的“冲雪”指的是老仙冒着严寒去冒险的情景;“两袂喜风飘”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第四联:“岭头故事诗能纪,今古相逢总不饶。”这一句诗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通过对岭南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的尊重与传承之意。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能够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与经历。这里的“岭头故事”指的是岭南地区的文化与历史遗迹;“今古相逢总不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岭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传承的珍视之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