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车出阛阓,暂觉脱樊笼。
松荫凄迷日,荷香澹沱风。
凌晨争迅急,向晚却和融。
貌取君诗句,方知物象同。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湖上乘舟的情景。诗人通过观察自然,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舟车出阛阓,暂觉脱樊笼。
- “舟车”指船和车,“出阛阓”意味着离开喧嚣的市井。这里的“樊笼”比喻束缚,诗人通过离开繁忙的市区,暂时摆脱了世俗的羁绊。
- 松荫凄迷日,荷香澹沱风。
- “松荫”指的是松树的树荫,“凄迷日”形容树荫中光线昏暗、朦胧的景象。诗人在这里通过松树和阳光的描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 “荷香澹沱风”中的“荷香”指的是荷花的香气,“澹沱风”形容微风拂过水面时带来的清凉之感。诗人用这两种自然元素来描绘清晨或晚上的氛围。
- 凌晨争迅急,向晚却和融。
- “凌晨”指的是黎明时分,“争迅急”形容时间在清晨时分显得特别快,而诗人似乎感受到了时间的迅速流逝。
- “向晚却和融”中的“和融”是指傍晚时分天气变得柔和、平和,诗人观察到天气的变化,并感受到它带来的宁静。
- 貌取君诗句,方知物象同。
- “貌取”指的是观察,“君诗句”可能是指他人所写的诗句。诗人通过对他人的诗句进行观察和思考,意识到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自然界都有其独特的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人通过对舟车出市井、松荫和荷香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他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诗中的“凌晨争迅急”、“向晚却和融”等句子,通过对比清晨和傍晚的不同氛围,传达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感受和对自然美的珍惜。最后一句“貌取君诗句,方知物象同”则体现了诗人从别人的诗句中学习到的观察自然的方法,进一步强调了诗歌中自然景象的普遍性。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